“沿著地鐵去買房”曾經是置業的重要規律,地鐵對沿線的樓盤價值的提升,也是諸多業內人士堅持的信條。在半個月前,無錫地鐵1號線迎來了運行一周年,而2號線也運行半年有余。隨著無錫地鐵1、2號線全面運營以來,人們對于置業的選擇也進一步延伸。沿著地鐵去買房,則成了許多購房者的關注點。
數據顯示,在上半年無錫商品住宅成交TOP排行榜上,有超過7家左右的樓盤均布局在地鐵沿線。其中世茂首府、陽光100國際新城以及藍光五彩城這前三甲樓盤均是地鐵房。雖然樓盤熱銷與地鐵並未有直接的聯系,但不可否認的是,經過一年多的體驗後,地鐵的便捷已經深深影響了許多置業者的選擇。
就在當下之際,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將于明年上半年開建消息傳出,無疑將再一次刺激沿線的置業需求。業內人士表示,3號線將銜接火車站、機場等重要交通樞紐,極大地彌補1、2號線局部出行限制。
據悉,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沿線經錫西新城、崇安新城、長江北路板塊以及碩放機場等重要板塊,沿線所涵蓋的樓盤較多。有分析人士指出,與地鐵1、2號線失之交臂的新區,可以說將是3號線的極大受益者。
據悉,此次即將開建的地鐵3號線一期工程有接近1/3的站點均設置在新區,尤其是作爲新區第一崗著稱的長江北路板塊沿線,更是集結了包括金科、萬科、保利以及民生等衆多品牌房企,其衆多樓盤都在3號線規劃前期就對外宣稱其是“地鐵盤”,如今即將開工興建消息的坐實,將進一步提升沿線樓盤的價值預期。
新城區域置業:
配套完善滿足品質生活
除了地鐵沿線外,由地鐵延伸出去的各類新城區也是近年來置業需求較爲集中的區域。如今,各大新城經過多年的建設,在交通、商業以及其他配套上均有了長足的提升,居住氛圍將進一步變得濃厚。
由1號線連接起來的太湖新城和惠山新城,是新城規劃與建設較早的一批,距今都在10年以上。尤其是太湖新城以其政治、文化以及自然資源,成爲近年來宜居置業首選區域。在引入了萬科、綠城、華潤置地、融創等第一批新城建設者之後,太湖新城的新十年計劃也就此鋪開。去年,隨著地鐵1號線、海岸城、萬象城等多個重量級配套相繼落成之際,太湖新城也相繼迎來了朗詩地産、中海地産、雅居樂地産、富力地産、蘭桂坊、萬達城等多個新十年建設者的身影。
沿著1號線一路向北就來到惠山新城,雖比太湖新城發展時間還要久,但由于其定位較前者不一致,目前在樓市中的地位還屬于“價格的矮子”。但作爲剛需較爲集中的置業區域,其十分親民的樓盤性價比,則凸顯了區域的優勢。當前,隨著地鐵1號線打通其交通桎梏後,沿線的諸多樓盤再次迎來爆發點。像上半年的陽光100和華府莊園均在沿線,而下半年,太平洋城中城以及盛儀等大體量的項目入市,將進一步提升板塊價值。
隨著2號線一直向東,就是錫東新城,雖然時間沒有上述兩個新城建設長,但其超前的規劃設計已經使得其發展成了一座極具現代化的新城。目前,已有碧桂園、恒大、藍光、龍湖、萬業、紅豆等各類中高端品牌開發商進駐。不僅如此,中隆廣場、天潤發等商業配套,天一實驗學校、錫山人民醫院等各類綜合配套的落成、建設,未來的錫東新城潛力將進一步擡升。
老城區置業:
樓市價值將實現“補漲”
除了新城區的置業需求外,一些有“老無錫情結”的人,卻更加鍾情于在老城區內置業。畢竟整個地區的商業、醫療、教育等生活配套資源非常豐富,但受制于解放環內的龜背殼已經難以承受,而無法實現。然而,隨著城中區域各類配套提升了所在區域的人居品質,因此許多購房者又開始向城中回流。目前,崇安新城、中山路南延區域以及太湖廣場周邊的諸多新建樓盤也滿足了部分“老無錫情結”的購房者。
但是作爲無錫市中心的崇安區,自2012年成交了一塊住宅屬性的土地之後,至今沒有新的住宅屬性土地成交。這幅地塊正是7月初開盤的純新盤——紅星紫郡。如果以紅星爲例,從拿地到開盤大約2年時間,而近三年沒有土地成交的崇安區,意味著到2017年內,除了紅星外,將不會有新的地産項目出現。
屬于價值窪地的北塘區,也有擡升自己區域價值的需要。人口密度大,老小區過于集中,地段不錯但房價始終上不去,一旦實現與主城區的合並,將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價值。而此前的僅僅將北大街改名爲中山路,遠遠不能滿足對一個區域價值的提升作用。
另外,作爲高端人居的南長區,其所擁有的“世界文化遺産名錄”——運河走廊,也將進一步彌補老城區土地供應不足,強化其人居高地的作用。目前,在老城區的諸多在售項目中,能與濱湖區相媲美的主要都集中在南長運河走廊,像萬科金域藍灣、中建城中墅、綠地西水東、華潤悅府、金科世界城、九龍倉時代上城等。
這種回流的趨勢,對于老城區內那些尚未開盤或即將開盤的項目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契機:其所處的地段價值以及上升潛力都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