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出台《關于切實提高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行公積金異地貸款業務。
10月8日起,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業務全面推行。
10月底,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公告稱,根據央行降息通知,上海公積金存款利率發生一系列變動:當年歸集的個人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不變,仍爲0.35%;而上年結轉的個人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由1.35%降至1.10%,公積金貸款利率尚未作出調整。
11月16日,上海出台《關于進一步加強住房公積金提取審核工作的通知》,規定只能1年提一次公積金,違規當處刑責。
公積金實行異地互貸,無論是于市民買房還是活絡各區經濟,都是利好。然好事多磨,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公積金異地貸款買房卻顯得“看起來香噴噴,想吃到口卻不易”。姑且不說貸款額度有限及貸款因地而異,單單是貸款流程就能把人繞得暈頭轉向,筆者wolf結合案例將其展示如下:
劉女士工作單位在上海市,公積金也是在上海繳納,但她想在老家長沙公積金貸款買房。這時,劉女士需要去上海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提出申請,上海公積金中心將會出具一份《異地貸款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證明》。劉女士拿著這份證明,去長沙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公積金貸款。接到申請和這份證明後,長沙公積金中心需要向上海公積金中心核實《異地貸款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證明》信息真實性和完整性。
確認信息的真實和完整性之後,由長沙公積金中心具體審核資料。按照規定,長沙公積金中心對于劉女士的申請核實無誤之後,需在規定時限履行貸款審核審批手續,並將結果反饋給上海公積金中心。劉女士如果購買的是新房,她在與開發商簽訂購房合同、在公積金中心辦理抵押貸款手續之後,就可以等待公積金中心的放款通知了。
在該過程中,上海公積金中心負責審核繳存和已貸款情況,而長沙公積金中心及受委托銀行負責異地貸款的業務咨詢、受理、審核、發放、回收、變更及貸後管理工作,並承擔貸款風險等。劉女士需要跟兩個城市的公積金中心打交道,從咨詢、遞交材料、開證明、辦貸款,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兩個城市之間協調不順,申請人時間便等不起。一圈下來,勞神勞力,暈頭轉讓,實在有點吃不消。
公積金異地貸款買房,除了流程冗雜外,“地方利益保護”也是一大障礙。各地市民繳納的公積金是歸當地財政所有,各地的公積金貸款額度是不相同的,就好像一個個小水池,水池有大有小,裏面的水有多有少,以前互不相連。現在要將各個水池連在一起,水池裏面的水肯定會發生流動。于是那些入不敷出的城市不幹了:“本市的公積金繳存者申請住房貸款尚且緊張,爲啥還要分出去一部分給其他城市使用”,如此,“搶水風波”恐難撫平。
公積金異地貸款困難,還有一點原因,也是最幹脆的一點,銀行和開發商持反對態度。對于開發商而言,公積金貸款會妨礙其回籠資金,影響後續開發投資,因此對該政策持否定態度,某些樓盤甚至直接拒絕購房者使用公積金貸款買房;而銀行呢,似乎嫌“流程冗長,獲利微薄”,于是也不對該政策持歡迎態度。
總之,公積金異地互貸絕對是一件于民有利的好事,然其實施過程卻是“舉步維艱”,而跨區域的信息溝通、協調,各地域的合作配合似是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