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觀念裏,房子是家的象征。他們認爲,租房會給人帶來一種漂泊感,只有買房安家才能給生活帶來安全感。但是,在日益攀升的房價面前,他們又怕自己淪爲“房奴”,不敢輕易做出買房的決定。這樣的困擾,使得他們每天糾結于“租房”還是“買房”的問題。這不,國內知名第三方理財機構嘉豐瑞德的客戶中,就有這樣的一個例子。
陶先生,今年36歲,安徽阜陽人,大學畢業後便來到了上海工作,如今已有10年,是一個典型的“滬漂族”。這些年來,由于工作能力出衆,陶先生的薪資和職位也一再上調,目前已經是公司的部門經理,月薪約2.8萬元(稅後)。
雖然事業上春風得意,但陶先生也有自己的煩惱,那就是在上海漂泊這麽多年,一直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子。盡管家人也來到了上海一起生活,但租房始終不能帶來安全感,而且最關鍵的是房租還特別貴。在這樣的情況下,陶先生萌生了在上海買套房的想法,但是,這個想法很快便遭到了父母的反對。陶先生的父母認爲,他們老家在安徽,本著葉落歸根的想法,以後還是要回到那裏生活,而且上海的房價過高、落戶太難,還不如回安徽省城買套房來得實惠、便捷些。陶先生仔細考慮了父母的意見後,覺得也有些道理。雖然自己收入較高,但全家人在上海生活,每月的開銷也不少,真要在上海買房,可能以後都要過著“房奴”的日子,這也是一件讓人煩惱的事情。于是,陶先生便陷入了“租房”與“買房”的糾結之中。
不過,好在陶先生也不是個糊塗人,在糾結了一段時間後,他覺得既然自己沒辦法做出選擇,不如到一些專業的第三方理財機構進行咨詢,看看自己的家庭財富實力到底適不適合在上海買房。因此,在身邊同事的推薦下,他來到了嘉豐瑞德進行理財咨詢。
來到嘉豐瑞德後,陶先生受到了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並得到了專業理財師的咨詢幫助。通過詳細的溝通交流,嘉豐瑞德理財師從家庭結構、職業類別、收支情況、資産負債現狀、保障情況及投資偏好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並對陶先生的家庭財務狀況進行了整理,具體結果如下:
表1-1 陶先生家的财务状况表
根據上述的財務狀況表,嘉豐瑞德理財師對陶先生家的財務現狀進行了系統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對他是否適合在上海買房給出了建議。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陶先生的養老負擔和孩子教育壓力都適中,家庭開支雖然過高,但也在家庭經濟承受能力範圍之內。不過,陶先生夫婦都在私企工作,職位和薪資上升空間不大,而他們的工資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渠道。如果打算買房,在收入沒有增加、支出沒有縮減的情況下,勢必會增加家庭的經濟負擔,並對家庭的正常生活産生影響。
同時,上海的房價非常高,想要在上海買套一手新房,動辄需上百萬元,就陶先生目前的可用資金來看,想要在不影響家庭生活的前提下買房,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從短期來看,陶先生的財務狀況不適合在上海買房。
但是,從長期來看,如果陶先生能有效提高家庭收入,縮減家庭支出,堅持利用投資理財來積累資金,在上海買房也是可以實現的。
然而,從表格中顯示的情況來看,陶先生家的資産相對較少,可用于投資的資金不多,資金風險承受能力較低,雖然目前的投資組合較爲合理,但總體收益卻並不高。這對于陶先生快速積累買房資金是非常不利的。
通過分析,嘉豐瑞德理財師發現,導致投資收益不明顯的原因很可能是閑置資金過多。因此,建議陶先生在保持當前股票投資比重不變的前提下,減少銀行存款和銀行理財産品的投入,適當配置一些收益更高的理財産品,以加快家庭資金的積累速度。比如說,現在市場上比較流行的穩利精選基金,投入50萬元,年化收益高達10.6%,一年可獲益5.3萬元。
如此,陶先生便可更快實現在上海買房的目標。
溫馨提示:租房與買房都有各自的好處,也有各自的壞處,人們要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真實需求進行考慮,不能輕率決定購買或放棄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