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買房對于普通百姓來說仍然是一件大事,因爲它可能要窮其一生的積蓄,更可能將還貸作爲大半生的奮鬥目標。但是對于這個陌生的領域,從看到選到購,一路都布滿了荊棘。下面筆者就購房者在購房前必備的知識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以幫助大家開拓思路,用最短的時間達到了解購房知識的目的。
一、 购房流程
目前,樓市上雖然各項目有其各自的程序,但總的來說,以下基本步驟是每個購房者都可能會經曆到的:
(1)簽訂認購書,交納定金;
(2)根據認購書約定的時間、價格等,與開發商簽訂商品房買賣契約,並按契約約定交付房款;
(3)買賣雙方到房屋管理局或房屋所在地區縣各局辦理合同登記手續(大部分項目由開發商代辦);
(4)辦理購房貸款,商業銀行或市住房基金管理中心簽訂貸款協議;
(5)驗收房屋,辦理入住手續;
(6)購房者與物業管理公司簽訂有關物業管理契約及交納相應費用;
(7)開發商與購房者共同辦理産權過戶手續,購房者領取房屋産權證。
二、概念
1.樓盤均價:是樓盤的平均價格,它代表著一個項目整體的價位水平。但購房者在去售樓處咨詢時會發現,用標著的“均價”來買房,往往是買不到的。那麽“均價”到底是什麽呢?開發商在開盤銷售之前根據當前的市場情況以及成本核算,定出要銷售的小區中的銷售價格,這個價格就是項目的均價。一個樓盤在推向市場時,先有“均價”,通過它來計算出每棟樓中的每個單元戶型的價位,它是整個樓盤銷售價格控制的一個重要標准,是這個樓盤售價的平均值。根據這個平均值,才是根據每棟樓在總平面中的位置不同、朝向不同、景觀不同等定出來的價差系數。用擬定的均價乘以每棟樓的系數,得出這棟樓的銷售平均價。
2.樓盤起價:樓盤中相對位置不好的那一類房子的單價。起價房可能只有一套或一層,所以對購房者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只是參考價而已。
3.使用率:住宅套內淨面積即使用面積和住宅面積的比爲使用率,一般高層塔樓在72%至75%之間,板樓在78%至80%之間。
4.實用率:實用率是套內建築面積和住宅面積之比,大于使用率,因此,往往有開發商用實用率來吸引買房人。
5.住宅的結構的形式
(1)磚混結構住宅:磚混結構是指建築物中豎向承重結構的牆、柱等采用磚或砌塊砌築,柱、梁、樓板、屋面板、桁架等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通俗地講,磚混結構是以小部分鋼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磚牆承重的結構。
(2)磚木結構住宅:磚木結構住宅是指建築物中承重結構的牆、柱采用磚砌築或砌塊砌築,樓板結構、屋架用木結構而共同構築成的房屋。目前這種結構在北京較少采用。
(3)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是指房屋的主要承重結構如柱、梁、板、樓梯、屋蓋用鋼筋混凝土制作,牆用磚或其他材料填充。這種結構抗震性能好,整體性強,抗腐蝕耐火能力強,經久耐用。
6.住宅的開間、進深、層高和淨高
(1)住宅的開間:就是住宅中房間的寬度。住宅建築的開間一般爲:2.4米、2.7米、3.0米、3.3米、3.6米、3.9米、4.2米。
(2)住宅的進深:就是指住宅的實際長度。爲了保證住宅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風條件,進深不宜過長。
(3)住宅的層高:住宅的層高是指下層地板面或樓板面到上層樓地板面或樓板面之間的距離,也就是一層房屋的高度。現住宅的層高一般在2.7米——2.9米。
(4)住宅的淨高:住宅的淨高是指地板面上表面到上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距離。淨高和層高的關系可以用以下公式來表示:
淨高=層高-樓板厚度
7.建築容積率、建築密度和綠化率
建築容積率:是指項目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全部建築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建築密度:即建築覆蓋率,指項目用地範圍內所有基底面積之和與規劃建設用地之比。綠化率:是指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的綠地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