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學區房,買還是不買
(图片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 沈亚楠)
【輿情溯源】
據媒體報道,近日記者調查省會石家莊學區房,發現有的學區房真的是買了就能就近上學,但也有一些打著“學區房”概念忽悠人的現象,家長一擲千金買學區房,結果報名時學校卻不認。如何才能遠離學區房消費陷阱?相關話題引發媒體和網友關注,輿情呈現上升趨勢。
相關鏈接:
学区房消费陷阱多 石家庄房管和教育专业人士为您详解
【媒體關注】
媒体报道方面,7月8日《燕赵晚报》以《为孩子上学 掏2.6万税费过户房产》为题对于该新闻进行了报道。截至7月9日10时,相关媒体报道量22篇,舆情热度呈现上升态势。
論壇、博客方面,網友對于該事件進行了積極關注,網友稱“可憐天下父母心!爲了讓孩子上個好學校,家長不惜花重金購買學區房。但是,上個好學校就能保證孩子有個好未來嗎?”截至7月9日10時,相關文章15篇。微博方面,截至7月9日10時,相關微博42條。
【網友辣評】
網友“雲端遊離穿越”:現在的房地産競爭特別激烈,好多樓盤都打出了“學區房”的金字招牌。但是究竟是否屬于學區房,就需要購房者擦亮眼睛,仔細辨別了。
網友“小軒與各種綠色素”:學區房成爲了很多開發商營銷的手段,但是由此産生的糾紛層出不窮。因此,大家在買房前,一定要簽訂相關協議,作爲日後維權的依據。
網友“蘿蔔特與羅伯特”:消費者購買學區房的時候,一定要學會主動規避風險。不能只相信開發商的一面之詞,應該親自到教育部門或者學校進行咨詢。
網友“隔壁的跌跌撞撞”:可憐天下父母心!爲了讓孩子上個好學校,家長不惜花重金購買學區房。但是,上個好學校就能保證孩子有個好未來嗎?
【追問】
可憐天下父母心。家長爲了孩子的教育,買一套如此昂貴的學區房是否真的值得?
相比學區房的良好學習氛圍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其實,一個家庭的學習氛圍對孩子未來的影響更大。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爲會更加直接影響孩子的成長。因此,並非住在了學區房,孩子的行爲就會受到很大影響。相反,如果家長更注重家庭教育,即使不住在學區房,孩子也可以從小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