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行人闯红灯将成信用污点 闯红灯将影响买房
深圳交警部門這個月在交通管制上海真是費了不少勁,從月初的“綠馬甲”全市統一行動開始,出動1200名警力,設置300個行動組,在全市130余個重點路口、路段查處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等違法行爲,該行動一直持續到8月底。
事實上,不僅深圳,2013年以來,全國多個城市陸續開展了一系列針對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的運動式執法行動,但這一“頑疾”仍難以根除。如何有效遏制行人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爲,成爲一個全國性交通管理難題。
8月25日,深圳市交警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該局正在與多家征信機構聯合建立深圳交通參與者征信體系,意將交通違法與個人信用貸款、買房等挂鈎,以此遏制行人闖紅燈等交通違法行爲。
各大城市闯红灯处罚 运动式执法收效甚微
縱觀各地治理情況不難發現,自2013年起,北京、杭州、南京等地相繼開始對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行爲處罰,雖執法方式不一,效果卻大同小異。
在杭州,交警部門于2013年3月起對行人闖紅燈和不走人行橫道等違法行爲,處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罰款,對于不肯交罰款的行人,采用現場曝光方式予以解決。去年底,該市交警部門甚至采取在紅燈時拉麻繩攔截行人的“奇招”治理行人闖紅燈行爲,引發熱議。
在南京,交警部門于2013年4月起對行人闖紅燈處以20元罰款,對非機動車闖紅燈處以50元罰款,對于拒絕處罰、不服從管理者,交管部門予以曝光或抄送單位。與此同時,北京也展開轟轟烈烈的闖紅燈處罰行動,對行人闖紅燈罰款10元,非機動車闖紅燈罰款20元,並派有交通協管員、志願者等在路口做宣傳引導,然而收效甚微。
早在2012年年底,深圳市交警部門便開始對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等違法行爲進行處罰,對行人闖紅燈處以20元至100元不等的分檔處罰,或穿上“綠馬甲”協助交警維護交通秩序。與其他地區當場處罰不同的是,深圳交警已全部實現了PDA(即移動警務通)執法,所有處罰信息會上傳至交通違法信息系統並永久保存;民警處罰前將通過PDA查詢當事人曆史違法記錄,並根據查詢情況執行相應處罰標准。自2012年底至2013年4月,該市交警部門共查處各類行人、非機動車違法10.5萬宗,對自願接受社會服務,穿“綠馬甲”協助交警維護交通秩序的近1萬人次免予罰款處罰。
記者從深圳市交警局了解到,在今年首次“綠馬甲”行動中,在8月3日至8月25日不到1個月的時間,深圳市交警部門便查處行人、非機動車違法行爲24648宗。經過這種大規模運動式執法,行人、非機動車闖紅燈現象得到改善,不少市民養成良好交通習慣。
然而,行人闖紅燈司空見慣,處罰卻不是時時進行。從開始處罰至今已兩年有余,龐大的居住人口和有限的執法力量之間的矛盾,使得闖紅燈行爲仍屢禁不止,交警部門處罰數據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