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在中國房地産市場經曆了十年九調之後,我們發現市場每年都在被調控,房價每年都在往上漲。哪些購房者屬于剛需,哪些又是在投機炒房,恐怕沒人敢說,自己能夠真正地分清楚。
本人僅僅是一名普通房産律師,既沒有深入研究過土地供應量爲什麽會影響房價,也不懂得貨幣供應量與房地産市場之間經濟學關系。但因爲常年處理與房産有關的糾紛案件,幾乎每天都在面對開發商、購房人、二手房主、房産中介。因此,或多或少總結出了一些與房産糾紛有關的經驗,今天把它們彙總起來介紹給廣大購房者,希望能夠提高大家在購房時的法律風險意識,減少無謂的購房損失,未雨綢缪,防患于未然。
受篇幅所限,我們不能更加完整、全面地向購房人介紹與買房有關法律知識,根據我們多年的辦案經驗,在買房時應該引起大家注意的又何止本文中所提到的這七點,其實還有很多很多。我們爲什麽不厭其煩地向大家介紹這些法律知識,是因爲在房屋買賣糾紛中,最受傷害、最無助的,往往是那些有真實購房需求的“剛需”購房者。希望在閱讀完本文後,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幫助,起到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作者供職于北京銘滔律師事務所)
忠告一:
在支付定金之前,要敢于離開談判桌
我們大多數購房人都沒有經過像律師一樣的專業談判訓練,在一個賣方占據主導優勢的市場環境下,一旦進入購房談判環節,恐怕就只能被動挨打了。所以我們的第一個忠告就是,要敢于離開談判桌。
合同就像一把“法鎖”,雙方一旦簽字就必須受它約束,誰敢違反就必須要承擔法律責任。定金罰則,就是“法鎖”的具體表現,交付定金的一方如果違約,就喪失了收回定金的權利,收取定金的一方如果違約,就必須雙倍返還定金。
但我們要告訴大家,在交付定金之前,購房人必須有敢于離開談判桌勇氣,如果一味遷就賣方,害怕買不到房子,將會在整個合同履行中陷入被動。
這種被動,可能會讓買方錢房兩空。
爲了更好地讓大家明白,敢于離開談判桌必要性,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賣方與中介經常使用的三種談判策略,相信當大家了解對方的這些策略後,就能夠“敢于離開談判桌了”。
第一種黑白臉策略,這種策略是一種最常見雙人配合策略,不僅在房屋買賣中常用,其實只要有談判的場合,就會有人使用。這種策略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唱黑臉,死活不降價,讓你感到房源非常緊俏,買房機會稍縱即逝;另一個唱白臉,幫你向賣方說好話,並勸你趕緊下決心先交定金,這樣興許賣方還會降低一點價格。
第二種不情願賣家策略,在經過一番黑白臉策略折騰後,很多購房人因爲擔心喪失買房機會,會趕緊向賣方交付定金,這時有經驗的賣方,會表現出很不情願地接受買方的定金,並認可買方的購房報價。
第三種折中策略,在買家表示願意交付定金並認可賣家報價後,會提出一些相應付款時間、過戶時間要求,這時中介爲了使雙方能夠快速簽約,會出面折中買方的要求,其實這種折中,是不利于買方在合同履行中主張自己權利的。
在經過以上三個策略後,基本上買家就會按照對方的思路,與其簽訂購房合同,而忽略了合同履行中的各種法律風險。所以我們給購房人的第一個忠告就是,要敢于離開談判桌。
那麽,應該如何做到呢,我們給大家介紹兩個常用方法,一是要讓對方感到,你也在挑選其他房源,自己看中的並不是只有這一套,而且對方的這一套房子還不是最讓你滿意的。這樣做是想達到一個效果,讓對方感到你隨時都有可能離開談判桌,你隨時都會被其他賣方吸引走。
二是每做出一個購房條件讓步時,就要在其他方面要求賣方給你補償或優惠。比如,對方不同意降價,那麽你就必須要求降低首付款的數額;再比如,對方要求提高首付款的數額,那你就必須要求提前入住房屋。
大家不要擔心這樣做會喪失購房機會,因爲在談判中,首先考驗是雙方的心理底線。如果購房人連這點談判心理素質都沒有,那麽,即使簽訂了購房合同,也是被賣方牽著鼻子走,很可能在對方違約時保護不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因此,我們建議大家,如果沒有離開談判桌勇氣,就不要坐下來跟對方談判。
2013年前兩月房地産用地供應量增加近五成
京滬産權市場地産和資産管理疑交金額居首
吳敬琏談城鎮化:過去幾十年土地價格差達30萬億
解析楼市中的买涨不买跌 心理惯性超越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