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攢錢買房需20年
調查結果顯示,意大利首都羅馬的居民攢錢買房的平均時間需要20年零9個月。出于對城市整體規劃的考慮,羅馬城裏的房子大都是五六層高的公寓,而且有許多都是曆史悠久的老房子,其中不乏具有文藝複興風格的百年老宅,再加上作爲首都的特殊地位,羅馬的房價高也是可想而知了。羅馬市中心的房價多爲每平米8千甚至上萬歐元。正常大學畢業在公司工作的“小白領”工資都在1000歐元出頭,超過1500歐元的都不多,因此在這樣一個偌大的曆史古城中,想要擁有一套蝸居並不容易。對于年輕人來說,如果家裏經濟條件好,可能父母就會出錢給子女買一套房子;如果經濟條件不好,年輕人就會自己出去租房,而且大多是租在價格便宜的羅馬市郊;甚至有年輕人既不租房也不買房,而是和父母住在一起做“啃老族”。目前意大利的“啃老族”在歐盟國家內部是最多的。
俄羅斯:買房的不多
目前,莫斯科人平均的月收入約爲1500美金,而每平米房價是月收入的5-6倍。因此,面對高昂的房價,莫斯科的普通老百姓攢錢買房的並不多。首先,由于蘇聯時期實行的是分房制,因此莫斯科本地人可以從父母那裏繼承一套甚至是幾套地理位置不錯的房屋,因此很多人並不需要買房。其次,莫斯科本地的年輕人大都沒有存錢的習慣,而更願意把工資全部用于享受和娛樂。即使是結婚生子之後,莫斯科本地人也經常和父母同住。因此真正在莫斯科攢錢或者貸款買房的都是那些到莫斯科工作和定居的外省年輕人。但是如果想在莫斯科市內擁有一套50平米以上的住房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因此,很多年輕人不得不選擇購買莫斯科郊區的房子,代價就是每天要花好幾個小時耽誤在上下班的路上。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的年輕人不願意背上沈重的債務,因此暫時選擇在莫斯科市內或郊區租房住。總體上看,俄羅斯人並沒有像中國人那種急切擁有自己住房的願望。
美國:買房依靠貸款
根据调查报告,在西方国家中,美国是老百姓最能买得起房子的国家,其房屋价格与居民收入相比,远远低于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而根据美国房地产协会的统计,2009年底全美国的房价中位数是17.79万美元,独栋住宅的均价也在20万美元左右徘徊。而美国人的平均工资是一年4万美元左右,按照这样的数字简单计算,美国人不吃不喝,5年左右就能够买下一套房子。但事实上,美国人往往是超前消费,很少会有大笔买房的存款,因此他们买房往往是依靠贷款。一般贷款期限是10年到15年,每月还款额在2000美元左右。美国建筑商协会和富国银行的统计表明,2009年,对于一个年收入在64000美元以上的家庭来说,全美国70.8%的房子它都有能力购买。 (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