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子可是一件大事,對于有的家庭來說,是一輩子的事情。所以購房可不能輕易決定,下面我們來看看購房前要做好哪些准備?

1、正確估量個人資産及家庭可支配收入
買房要根據需要和支付能力綜合考慮,先考慮支付得起的樓宇,再考慮喜歡的樓宇,要計算一下家庭的平均月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及各種貨幣補貼。買房前請主要保留兩部分的資金,其一是家庭的日常開支,其次是用于醫療保險及預防意外災害的預備資金。通過仔細核查,審慎地計算出個人或家庭的淨資産,這才是可隨時支配的自由款項。認真計算可以保證購房者能夠准確把握自身的實力和購房方向。
2、選擇適宜的房價和房屋面積
在對個人資産做完認真估量後,就要開始挑選品質好、價錢又不高的住宅了。現在,市場上可供選擇的商品房衆多,房價通常相差懸殊,衆多的因素使消費者感到無從入手、很難判別。其實,房價的制定是有一定規律的,它受到市場和成本制約。這主要取決于商品房的土地成本、開發建造成本以及利潤、稅費、銷售等相關費用。但房價的最終成因,還要回歸到市場的認同度,所以購房消費者可以根據實際購買力充分參照房價的成本和市場構成因素最終決定適宜自己的房價水平。購房人在選擇了適合自己消費水平的房子後,就要著重考量房間的面積、戶型等因素。
由于商品房的價格高達每平方米數千甚至數萬元,而房屋面積的大小又直接關系到房屋的售價,因此,每一平方米都要精打細算。從房屋戶型來說,應根據家庭人口的數量、房屋使用的功能以及資金實力進行選擇。現在,人們一般喜歡要“四大一小”、雙衛生間、雙陽台的房間,因爲這樣的房間更適合人們的居住,但具體選擇什麽樣的房屋,首先應確定房屋的總建築面積要多大。要了解一座建築物的有效面積系數,即“得房率”。它是指建築物內可使用面積與總建築面積的比例,有效面積系數越大,可使用面積就越大。有效面積系數的大小,意味著購房者花同樣的錢,買到房子的使用面積可能差別很大。
3、算清購房時的各項稅費
稅費的繳納在購買房産時占有相當的比重,其中比較重要的幾個稅項有契稅、房地産交易費等。稅費在房産買賣過程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因此了解稅費項目種類及繳納的方式對買房者來說很有必要。建議購房者在計算個人住房貸款時,最好同時計算相關的稅費支出。
責任編輯:夏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