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6月22日早晨,居住在南昌市紅谷灘區天賜良緣小區53棟的居民張先生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兒,“我家的地下停車庫被水淹了!今早6點起來,一開門就看到門口的積水已經淹到了小腿,我們想要出行根本無法下腳!”經曆了前一夜的暴雨突襲,張先生所在小區從51棟至54棟的每一戶的地下停車庫都遭到了水淹,包括小區園內變身一片汪洋。
注意地勢的
“先天”和“後天”不足
其實說到雨水倒灌,對于很多城市人來說已經變得越來越陌生。因爲一般來說,城市的排水系統都比較健全,小區比較先進,只有一些鄉鎮或是排水設施不健全的老舊街道和居民小區才經常出現在“抗洪救災”的畫面中。正因如此,現在人們買房時也不是很關心房子排水、防水這樣的細節問題,但實際上,如果是遭遇大暴雨、特大暴雨這樣的特殊天氣,即便是城市排水系統很健全地段的新建小區,也存在一定的內澇隱患。
要想避免買到“灌水房”首先要關注房子的地勢問題。大連屬于丘陵地貌,所以就會有一些天然地勢比較低窪的地段,在這些地段買房,就要對小區的周邊及內部的排水設施情況格外留心,一旦遭遇大暴雨,超出了排水系統負荷能力,發生雨水倒灌,即便是遭受了重大財産損失,也會被認定爲不可抗力因素,無法獲得賠償。
另外說到低窪地段,還有一種相對低窪的情況更容易被人們忽視。有些地勢特殊的小區,設計不合理,本來地勢落差就比較大,還在低窪處建房子,人爲地造成了很大的內澇隱患。此外,小區內的水景過多、過大也未必是好事,對于購房者來說,選擇樓盤時不能盲目追求水景,小區景觀應該是因地制宜,除了觀賞性,安全性也很重要。
謹防地下贈送變天然“蓄水池”
其實一旦雨水泛濫,就房子本身而言,存在最大安全隱患的就是地下空間。最近幾年,下躍、別墅的地下空間成爲不少項目的賣點,但這些“賣點”如果不加以重視,很有可能成爲水患的“集中點”,讓美好願景化爲泡影。
一般情况下,地下室漏水主要由三方面原因导致。一方面是外墙防水没有做好。值得强调的是,地下室属于地下工程,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用特殊防水措施,所以这部分赠送空间甚至应该比地上部分造价更高。另一方面楼体沉降导致防水层断裂,尤其是雨天,室外排水管接地部分如果是无组织排水,屋面大量雨水经过雨水管道排出,造成雨水管口处地面塌陷、下沉,最终导致地下室淹水。此外,排水设计不合理也后患无穷。由于地下室和地面存在高低差,如果地下排水系统不是独立设计的,与地面排水连通起来,雨势过猛时就容易形成回灌。如果地下室存在这种设计缺陷,再次进行改造时产生的成本非常大,简单切断,地下室就无法继续生活用水,利用价值便大打折扣。文孟颖 图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