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一波接一波,打算買房子,看了那麽多樓盤卻還是心裏沒譜。怎樣最大化利用好政策買上滿意房子呢?需要什麽技巧嗎?記者整理了多名置業專家的建議,希望能對當前還在躊躇的購房者有所裨益。
首先,購房者可以考慮購買尾房。一直以來,尾房給人的直觀感覺就是被人挑到最後剩下的。而事實卻並非如此,當商品住宅的銷售量達到80%以後,開發商已經獲利,項目進入清盤銷售階段,此時的尾房往往比較實惠。
除了尾房,一些購房者對特價房很動心,但專家提醒購房者要謹慎購買特價房。記者在小店區的某樓盤了解到,該樓盤推出特價房源,最高降幅達到每平方米2000元。售樓員告訴記者,由于開發商要建設另一期,所以想把一些剩余的房源清盤。但當記者跟隨售樓員看房時卻發現,這些特價房不是采光不好就是戶型不佳,有的位處小區最裏面,出入都很不方便。業內人士建議,特價房價錢雖然誘人,但一定不能盲目入手,仔細調查比對以後再做決定。需要特別留意的是,有的樓盤隨意擡高或者降低價格,目的只爲最大限度地吸引顧客。
此外,目前市面上不少樓盤會推出贈送面積的促銷措施,除去常見的送飄窗、露台之外,更有項目推出直接贈送10平方米小書房,甚至有買首層送下躍的優惠。不過要注意的是,應該問清楚這些面積的由來,是否寫入合同是否擁有産權等。
要想買房不吃虧,還需要合理理財。很多購房者雖然積極入市,但面對多種貸款方式卻無所適從。相比商業銀行的住房貸款,公積金給借款人帶來的低利息優勢更爲明顯。若是夫妻倆都有公積金的話,那麽房貸壓力就會很小了,基本上公積金能夠支付大部分的房貸了。
另外,對于首套購房族來講,買房盡量選擇現房或准現房,除了能盡快入住外,也變相省了房租,減少生活支出成本。與買房相比,物業費雖然微不足道,但這是一項長久支出。購買物業費較低的房子,入住後的居住成本則能省下不少,因此,購房者在買房之前就要考慮物業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