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丹:限購令後很多想投資房産卻又已經沒有購房指標的人,會想到用公司名義買房這個方法,你們是否幫忙操作過?
陳經理:這個有的,但我個人並不建議這麽操作。
郝丹:爲什麽,自己是公司的法人也不可以嗎?
陳經理:如果用自己的公司來操作當然是會更好一點,不過買家要了解並接受公司購房與個人購房的不同之處就好,我們有遇到過類似的麻煩,就是買家並不清楚其中有區別。
郝丹:會有什麽區別,說說你們遇到的那單買賣的問題吧。
陳經理:其實最主要的區別就是交易費用的問題,我們遇到的那單交易,買家兩夫婦都不是深圳戶口,但他們之前有個小戶型住了幾年,現在孩子要出生了急需換個大點的房子卻遇到了限購。因爲女方的弟弟在深圳有經營一家公司,聽說公司購房不用受到限購影響,于是就委托我們用公司名義幫他們操作。
郝丹:他弟弟是唯一的法人嗎?
陳經理:是的,公司就他弟弟一個人的。
郝丹:那應該沒有什麽複雜問題啊,只要他們姐弟之間不産生矛盾什麽的。
陳經理:倒不是這個,主要就是關于稅費的問題,因爲用公司名義購房比個人購房需要多繳納房産稅和印花稅,此外契稅方面即使是普通住宅也要按3%征收,而不是一般大家以爲的1.5%。
郝丹:這大概會多出多少購買成本?
陳經理:如果按100萬的房子來算差不多2萬左右吧,還是蠻多的,所以當時那個買家就把這個責任怪罪到我們頭上,說沒有跟她講清楚,好說歹說最後還是放棄了成交。
郝丹:除了要多交稅這點外還有其他不同嗎?
陳經理:除了繳納稅費明顯增多外,聽律師說房産無法列爲個人財産也是以公司名義購房存在的問題。即使是以本人名義注冊的公司,將來要想把公司購房轉到個人名下,也必須通過轉售程序,繳納相關稅費後辦理過戶手續,又會多收一次錢,而如果不過戶以公司名義出售,稅費還是會高過個人房産,自住還好一點,要是投資房産均不劃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