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海外房産推介越發頻繁。剛結束的秋季房展就可見一斑,海外項目就占了“半壁江山”,海外房産、買房移民成爲購房人關注熱點。在國內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持續低迷的同時,購房者對海外樓市的需求卻呈現出上升的意願。但有關專家表示,去海外當房東真需要慧眼,要謹慎“出海”。
現象
海外項目紮堆來京銷售
9月18日,記者在北京房展會上看到,與一些國內住宅項目展位少人問津相比,不少購房者主動“殺到”海外房産展區進行咨詢。很多海外房産、買房移民項目展位前都有超高人氣。一些打出“買房送移民”、“一步到位,全家綠卡”等宣傳語的參展商展位咨詢者“人滿爲患”。
據介紹,此次國際展區展位共計360個,比去年展覽增長15%;參展項目達到380個,比去年展覽增長11.7%。
在衆多的海外房産項目中,除了傳統上的移民大國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一些新興的移民國家如南歐的葡萄牙、西班牙、希臘、塞浦路斯,東歐的匈牙利、保加利亞,亞洲的韓國、泰國,都成爲當前海外置業和投資移民的熱點。
“以前,中国人不愿意离开本国的‘故土情结’,曾是海外房产商不看好中国市场的一个主要原因。”来自美国的瑞麦地产的展会负责人约翰说,不过 “近几年,中国在快速走向国际化。尤其是北京,经济越来越好,文化越来越开放。我们去年开始开拓中国市场,希望在中国市场帮助更多客户解决生活或投资需求。”
調查
教育和投資是兩大熱點
教育需求、投資需求以及追求更高生活質量的需求,是消費者進行海外房地産投資的四大關鍵原因。從事商業行業的劉女士表示,丈夫因工作需要經常去美國,再加上年內有生育計劃,教學資源和工作需求都非常急迫。“這次來看房展會,主要是集中來了解一下房源和美國的買房政策,如果看到合適的項目,就會及時下手。”
“我們一開始對海外投資沒看好,畢竟是異國他鄉,但是通過了解,覺得海外投資置地相較于國內買房而言,成本低、收益好,而且有的項目風險也不高。如果我們資金富余的話,真的有在國外投資房産的打算。”正在看展覽的中年夫妻這樣對信報記者說道。
海外房産的高投資收益和“買房移民”被普遍提及,一位置業顧問告訴信報記者,投資澳大利亞的布裏斯班的一套300萬元左右的房産,房價5-7年可上漲一倍,租金回報率可達7%。另外,一家歐洲移民機構介紹,葡萄牙允許第三方國家通過置地投資移民。非歐盟國家公民在葡萄牙購買50萬歐元的地産,並且全額支付並獲得地契後,即可開始辦理移民。擁有葡萄牙護照後,可在當地以及歐盟國家居住和工作,無附加條件限制,還可享受世界自由通行,免簽證費。
對于海外房産的走熱和海外參展項目數量的持續增加,北京房展組委會秘書長鄭向東分析認爲:“主要原因在于三個方面:第一,中國人整體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大衆富裕階層的崛起;第二,隨著股市等投資市場的不景氣,國人投資渠道更加匮乏,需要尋找新的投資渠道進行合理的資産配置;第三,中國人偏愛不動産投資,且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
世邦魏理仕發布的《2014年亞洲境外房地産投資數據》顯示,2014年,來自中國內地的房地産投資者在境外的投資額實現同比增長25%,達到了101億美元。
戴德梁行的報告預計,國人對海外住宅投資的興趣將日益提高,這不只是爲了獲得回報或租金收益,而且還是一個財富保值工具。投資目的地的最佳選擇將依然是倫敦或紐約等全球金融中心。
提醒
要擺脫國內“投資經驗”
但由于經濟水平、市場起伏、彙率變化、文化背景、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差異,國人的海外置業之路暗藏著各種風險。
如2012年,做建材生意的王先生以近4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在日本東京買了一套房子,現在估值大概430萬元,每個月還可以收到1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9253元)的租金。但他表示,“考慮日元的貶值因素,房子可能還虧了”,不過他近期不打算出手,“房子靠近東京2020奧運會的主賽場,位置還不錯,我也看好東京房子的前景”。
除市場風險外,中國人的“投資經驗”或許會影響投資狀況。在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看來,很多購房者在過去的投資投機中積累了不少財富,但大部分都借助了很高的信貸杠杆。這種模式在房價暴漲的過程中,會獲利豐厚,但在經濟比較均衡、買房投資屬性並不高的國外,很可能會出現回報率較低、房産出售變現難度大等問題。
購房者還可能面臨法律方面的風險。張大偉表示,中國人不懂當地的法律,比如租房合同、房屋買賣等方面的規定,在具體操作過程或許會出現一些問題,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持有房屋的成本也是海外置業不可忽視的一個要素。北京理工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周畢文分析稱,美國等地區要收房産稅,德國、新加坡等地對房屋空置也有限制,會産生空置稅等一些額外的費用。
專家
需要慧眼 谨慎“出海”
对于房展会上比较火热的海外地产投资現象,陈志秘书长的观点比较谨慎,他认为,虽然一些海外房产宣传的收益很可观,碧海蓝天的房子买房还送国籍的政策也看上去很美,但国外的房地产市场毕竟与国内市场不一样,也会有很多市场政策的风险,所以投资者在购买海外房产前要自己做足功课,要对当地的法律法规、项目实际情况、外汇汇率、购房税费等方面都要做详细了解。
面對陌生的異國樓市,購房者該何去何從呢?世邦魏理仕中國區研究部主管、執行董事陳仲建議,買房要和自己的工作生活、子女的未來發展相結合,不要單純爲了炒房而買房,因爲這種行爲到哪都是對市場經濟供需矛盾的一種幹擾和破壞。一定要細致、全面地了解當地的情況,可以請一個比較可靠的房産中介。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投資海外並不是說收益會超過過去十年的國內樓市的收益,更多的是投資者分散投資的一個辦法,尋求資金的避風港。他還談到,海外資産的收益相對比較穩定,一般都是長期投資,主要看的是出租回報率。張大偉認爲,購買海外房産更多的是資産和彙率的轉移,從操作層面來看,投資者在人民幣升值的時候買入,貶值的時候賣出換回人民幣,這樣收益是增加的,反之會出現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