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廣東省住房公積金已實現全省互認互貸。業內人士認爲,廣深等大城市的居民如果回到家鄉粵東、粵西、粵北置業,可以提取使用其公積金,並申請購房貸款,這有助于消化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庫存,但可能會對廣州公積金貸款買房造成一定影響。
原标题:公积金省内互认互贷 赶紧回家乡买房吧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罗莎琳 陈莉
目前廣東省住房公積金已實現全省互認互貸。業內人士認爲,廣深等大城市的居民如果回到家鄉粵東、粵西、粵北置業,可以提取使用其公積金,並申請購房貸款,這有助于消化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庫存,但可能會對廣州公積金貸款買房造成一定影響。
政策解讀
公積金互認互貸有助樓市去庫存
住房公積金全省互認互貸意味著,只要在廣東繳納了住房公積金,在省內任何一個城市買房都可以申請公積金貸款。日前,廣東省直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宣布對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作出相應調整。繳存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家庭,累計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不得超過3次。對申請過兩次且已結清相應貸款的繳存職工家庭,在第三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時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據介紹,繳存職工家庭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存量房,貸款年限加房齡由原來的不得超過29年,調整爲不得超過40年,貸款年限不超過30年。所購住房房齡在5年內的,首付不低于20%;房齡超過5年不滿20年的,首付不低于30%;房齡超過20年的,首付不低于40%。取消以家庭擁有自住住房套數作爲申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限制。
公積金省內互認互貸的實施,被業界視作從政策層面推動去庫存。廣東省房協今年3月發布的《2016廣東房地産藍皮書》披露,2015年廣東商品房待售面積達到曆年最高水平的5637.94萬平方米,庫存總量持續攀升。房地産市場分化仍將持續,對于一線城市及人口流入較多的部分二線城市,去庫存的壓力不大,但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及部分二線城市則不容樂觀。加快去庫存需合理降低地價、稅費,簡化項目行政審批手續,降低開發成本。業界專家分析,公積金省內互認互貸,將有助于推動省內二三線城市的樓市成交,助力這些城市的去庫存。
不過,方圓地産首席市場分析師鄧浩志認爲,新政三四線城市比如清遠、中山、肇慶等樓市不會産生影響,因爲目前這些城市並不是廣州客投資的重點區域,相反,更多“家在三四線城市但工作在一線城市”的買家反而可能動用其老家的公積金在大城市置業。
廣東省內各區域樓市分化明顯
廣東省房協發布的上半年全省房地産市場報告顯示,目前全省各區域房地産市場分化明顯。在粵東、西、北三翼各城市,去庫存形勢依然嚴峻。上半年廣東商品房和商品住宅分別新增批准預售面積3721.36萬平方米和3105.6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9%和下降1.7%,分別比同期銷售面積少3000.86萬平方米和2950.46萬平方米。截至6月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5664.24萬平方米,比2月末減少331.34萬平方米,但比2015年末略增26.3萬平方米。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以來,廣東商品房新增供應面積持續小于銷售面積,供銷比不斷走低,但市場總體存量充足,表現爲供求兩旺的運行態勢。
其中,6月末商品住宅待售面積3335.4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505.95萬平方米,降幅爲13.2%,庫存量低于2014年末水平,但仍高于2014年中及之前的水平;非住宅商品房待售面積2328.8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5%,庫存量持續增長。數據反映,商品住宅市場去庫存成效逐漸顯現,但庫存量仍處高位;非住宅商品房庫存量則屢創新高,表明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內,房地産去庫存的總體基調仍未改變。
資金或更多流入大城市樓市
鄧浩志指出,公積金互貸總體而言對大城市更爲有利,因爲大城市就業機會更多,更容易聚集人口,所以購房需求更大,往往更多公積金的使用都會聚集在大城市。小城市人口總體是流出的,所以購房與公積金使用率都偏低。目前我國大城市經常面臨公積金可貸額度不足的問題,比方說廣州,已經多次出現排隊搶號的情況,目前已經采取銀行貼息貸款政策緩解壓力。而小城市公積金則多數睡大覺,很多地方額度用不完。公積金互貸後小城市的公積金會有部分流入大城市的房地産市場,更加支持大城市樓市。另一方面由于廣州限購,所以部分廣州的投資資金進入佛山,公積金互貸也可能導致廣州的部分公積金流向佛山等周邊城市。相對而言,流入廣州的可能會更多一些。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表示,如果三四線城市公積金流入珠三角核心城市的樓市,這可能繼續推高珠三角地區房價。
克而瑞廣州首席分析師肖文曉認爲,公積金互貸是“大哥”幫“小弟”,利好周邊樓市,因爲到廣州買房是要限購的,而珠三角其它城市不限購(深圳除外),這意味著外地人基本不大可能拿當地的公積金來廣州買房,而廣州人到外地買房則可以。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廣深房價那麽高,以二三線城市繳存的公積金來這裏買房,不過是杯水車薪。”
廣州鏈家研究院院長周峰認爲,雖然省內異地公積金貸款互認互貸,可以幫助消化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庫存量,但是對于廣州的公積金貸款也會造成一定的壓力。因爲有一部分在廣州工作的外地人士會回鄉購房。
買家聲音
有廣州市民准備去清遠買房
“這絕對是一個利好消息。”當獲悉廣東省住房公積金已實現全省互認互貸,廣州市民小陳到清遠購房的心開始蠢蠢欲動。小陳是廣州某大型公司的職員,于2011年被派駐到清遠分公司工作。“目前清遠的整體房價只相當于廣州中心城區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我是在廣州繳存的住房公積金,看來今年內可以買廣清交界處的大型樓盤了。”
公積金省內異地使用更便利
爲方便個人購房更好地使用公積金貸款,廣東省公積金互認互貸工作近年來不斷加速推進。早在2009年5月,廣州、佛山、珠海、惠州、江門、中山、東莞、肇慶8個城市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共同簽訂了《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城市住房公積金貸款合作協議》,實現了珠三角8城市住房公積金的互貸。2015年6月5日,陽江、湛江、茂名、雲浮、肇慶五市也建立了互認互通、互認互貸的住房公積金合作機制,簽訂了《住房公積金業務合作交流協議》;2015年7月24日,廣州、清遠兩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中國銀行清遠分行簽訂《廣清住房公積金互貸項目協議》;而在今年5月13日,廣州公積金首次實現跨省互貸,廣州市公積金中心與長沙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簽訂了《廣州、長沙住房公積金異地使用合作協議》,正式建立住房公積金異地使用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