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經濟網訊】(河南经济报记者 焦飒 刘慧姣) “每月只需600元,半年后贷款购房省21万元……”新年刚过,不少人吐槽假期里手机快被广告“霸屏”。其中,不乏代缴住房公积金的广告。诱人的贷款优惠条件、低廉的资金投入,让不少还未购房且没有住房公积金的郑漂族们心动不已。记者暗访发现,一些公司打着“房产咨询”的名号,私下开展住房公积金代缴、代提、挂靠的业务。他们究竟是如何操作的?对于个人来说,通过“黑”中介办理公积金代缴是否靠谱?一旦被查,将会面临何种后果?对此,记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有錢能使“鬼”推“磨”
近日,不少消費者向記者反映目前市場上存在公積金代繳的情況。記者隨後根據微信廣告上的電話,聯系上一家房産咨詢公司的鄭姓工作人員。
得知记者要办理公积金代缴业务,该郑姓工作人员表示,一次性缴费2500元便可为记者开立一个住房公积金账户,以后会全程为记者代 办住房公积金代缴业务,每月只需缴费600元,6个月之后购房就可以享受贷款优惠,比商贷划算得多。
記者了解到,目前公積金貸款利率爲3.25%,商貸利率爲4.9%。以貸款40萬元,20年還款來算,用公積金的話,月供僅需2269元,用商貸每月月供則爲2618元,兩者月供差爲349元。
隨後,記者又從其他的住房公積金代繳公司了解到,目前這些公司都是一次性收取2000~2500元不等的費用,然後爲客戶開立公積金賬戶,並每個月協助客戶按時繳納公積金。有些中介公司爲了多拉客源,表示如果夫妻雙方均在這裏辦理公積金代繳的話,不單一次性收取的費用可以給予優惠,以後每月夫妻二人共交1000元就可以了。如果拉來其他客戶的話,還可以給予一定金額的“好處費”。
“搖”身一變成員工
這些中介公司是如何爲這些非本公司員工的人繳納住房公積金的?記者走訪發現,這些公積金代繳中介並不是僅靠自己一個公司“生存”,其背後還有一批龐大的合作“夥伴”。
在辦理公積金代繳業務時,這類中介一般只要求客戶掏錢,並出具一張身份證複印件。甚至,如果客戶比較忙,把身份證拍個照發過去就可以了。
對此,另一家住房公積金代繳公司的員工張岩表示,他們可以幫客戶把勞務關系挂靠在實體公司,如果客戶不放心,也可以挂靠在中介這邊。當記者問及如果對于挂靠實體公司的話,可靠性怎麽樣?張岩表示,這個絕對靠譜,都是與中介經常有業務合作且有實體經營收入的公司,中介會篩選合適的實體公司幫客戶挂靠。
對于公司的運營,上述鄭姓工作人員表示,公司近幾年爲很多客戶辦了住房公積金代繳業務,以往公司業務量不多的時候,甚至都沒有注冊公司,隨著業務量的不斷增多,在前年專門注冊了一家關于房地産咨詢的公司,不過咨詢也只是個名頭,具體還是做公積金代繳業務,累積到現在客戶數量已過萬。
此外,記者調查中發現,這些中介公司不僅可以辦理住房公積金代繳業務,也可以協助客戶提取已繳納的公積金,然後根據提供公積金的額度收取8%~10%的手續費。
“掩耳盜鈴”不自知
針對公積金騙貸、騙提事件的日益增長,監管部門又會采取哪些措施進行打擊治理?
記者從鄭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了解到,現在只要代理公司想篡改公積金賬戶的個人信息,就會被後台發現,一經查實,這個公司就會被列入“黑名單”,情況嚴重的,還會對其進行封戶或停辦業務。對于提供虛假材料的個人,一經查實,取消其兩年內提取和貸款的資格;違法提取本人住房公積金賬戶余額的,管理中心將責令退回;對僞造材料和使用僞造材料的,將移交公安等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既然住房公積金違規代繳、騙提、騙貸的後果如此嚴重,爲何還有市民願意“以身犯險”?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前往“黑”中介辦理住房公積金代繳業務的大多是自由職業者、個體戶、或是公司未有給其繳納住房公積金的市民,也有一些屬于跳槽期間害怕公積金斷檔的人。
省委校教授李民昌對此表示,這些“頂風作案”的情況也恰恰反映了公積金制度的不甚完備。他表示,隨著生活成本的增加,很多市民都想通過繳納住房公積金來享受低利率貸款,這種初衷是無可厚非的。作爲部門要根據情況適當放寬繳納條件,爲市民提供便利。爲了方便居民,還可以適當放寬公積金的提取條件,簡化提取流程,讓那些有需要的正規繳存者可以靈活支配自己的公積金。
此外,榮成律師事務所的張林鵬律師提醒,由于住房公積金代繳屬于違法行爲,“黑”中介一旦被查就會人去樓空,而且由于之前消費者泄露了個人的身份證等重要信息,自己公積金賬戶內已繳納的公積金也可能會被無良中介轉移走。因此,不要投機取巧借助“黑”中介違規代繳,一旦被相關部門查出,就會遭受極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