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陈雨):自10月8日起,中国在全国推行公积金异地贷款,在有效解决民众公积金异地贷款难的同时,推动房地产发展。
此前,由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微博]聯合下發了《關于切實提高住房公積金使用效率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全面推行異地貸款業務,並拓寬貸款資金籌集渠道,有條件的城市要積極推行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資産證券化業務,盤活住房公積金貸款資産。這是繼去年10月中國首次明確提出公積金將實現異地互認以來的又一舉措。
河南戶籍的黃女士大學畢業後到上海工作。由于上海的房價較高,她遲遲沒有買房,聽說將全面推行公積金異地貸款業務,她很是期待,“像我這種戶口不在上海的人,在上海買房壓力還是蠻大的,因爲以白領的工資去買的話,最起碼在近幾年不太可能。”
目前,住建部已經出台通知,明確住房公積金異地個人住房貸款辦理流程。此次新政的實施,是否意味著從8日起就能拿著公積金卡到其他城市去買房了呢?記者就此致電國內的一些大中城市的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服務人員說:
“服務人員:您剛才是說在廣州購買房産是吧?
記者:對。
服務人員:你的公積金是在北京那邊嗎?
記者;是。
服務人員:那這種情況就申請不了貸款的。
記者;我知道以前是不行,主要是國家不出台一個文(件)嗎?可以辦異地貸款,所以想問一下。
服務人員:目前,我們都沒有收到一個正式相關通知的。”
而像北京,雖然可以用其他地區的公積金貸款買房,但也限制需要北京戶口。北京公積金管理中心服務人員說:“北京戶口外地上公積金可以在北京買房進行貸款。不是北京的戶口不行。”
對于公積金異地貸款新政爲何沒能立即在各地落實,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告訴記者,由于政策主體的問題,從三部委發文到各地落實還需要一段時間,“公積金政策的話,過去的話行政主體都是各個區域,而不像商業貸款可以由銀監會可以下發到各個銀行。所以公積金政策到各地落地執行還需要各個省出台相應的落地政策,這個時間有可能會在節後的首周,也就是一個星期左右完成政策的落地。”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公積金異地貸款的政策開始推行,但其本身存在著一些困難。比如公積金的額度問題,不同的城市公積金貸款的額度是不同的,如何實現異地互認;再比如異地尚未聯網。雖然上個月住建部的通知提出將建設全國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業務信息交換系統,但距離建成還需要時間。長期在湖北武漢從事房地産中介服務的吳先生說:“湖北省現在還不行,湖北省內的有些地方還可以,如果不在範圍之內就不行。”
隨著公積金異地貸款政策的實施,樓市又會有怎樣的表現?房價會不會出現上漲?專家普遍認爲,政策主要是一個心理的影響,實際效果還是有限的,當然對三四線城市房市會有比較積極的意義。張大偉說:“在這個政策出台之前,北京在和青島一些城市也嘗試過做公積金的遷移,但是使用的量非常少,過去各個省之內的遷移是可以的,但我們也調查過,使用情況基本上也是零使用。這個政策本身意義不是非常大,因爲公積金受制最大的問題不是異地使用,而是額度問題。(此外,)在一些地方在使用過程中,可能二手房業主可能不意願使用這麽長時間的貸款,購房者處于弱勢狀態,不太可能使用上異地遷移的公積金。無論手續上、額度上還是利差,這個政策帶來的效果落地可能非常小。”
分析人士指出,自去年以來,中國出台了一系列穩定樓市的舉措,包括取消“限外令”、非限購城市首套房貸最低首付比例降至25%等等,但這些措施多以小微刺激爲主,意在令三、四線城市有更多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