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國內最熱的新聞恐怕就是“樓事”了。3月30日傍晚,央行、銀監會、住建部三部委聯合通知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當天,財政部也發出通知,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營業稅。
四部門的房市新政,從首付、商業房貸、公積金房貸和稅收等多角度入手,出台了一系列寬松政策。市場對政策面上的這種變化顯然是高度認可的,當天的A股市場在新政頒布之前,盤內地産股、銀行股已經率先發動行情,並一舉創造了股指上漲2.59%的紀錄,爲A股正在演進中的牛市再添了一把“幹柴烈火”。而在新政頒布之後,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的房地産開發商已經連夜開會商討加價策略。
樓市新政的出台,表明房地産市場已經重新回到對經濟宏觀調控“一攬子規劃”之中。本屆在公開場合很少提及房地産調控,而是注重于推動地方的保障房建設,但在此之前並未放棄原有的房地産調控政策,而此次新政則形成了明確的逆轉之勢。這種變化之所以出現,主要在于最近一年來我國房地産市場出現了量價齊跌的變化,對當地社會經濟的順暢運行構成了一定的壓力。因此,此番出台的房地産新政,希望通過政策的作用,恢複當年的房地産熱火景象。
前幾年的房地産市場調控,雖然被稱爲“史上最猛”,但由于各種調控措施只是針對市場本身,並未進行配套改革,因此地方面對的上述兩大難題並未解決,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隨著經濟增速減緩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地方穩增長的壓力越來越重,而房地産市場的低落則使地方財政産生了“斷炊”之憂,雖然中央已允許地方發行地方債,但地方債的擴張也會對當地的可持續發展産生新的問題。因此,承認房地産市場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運用政策來釋放市場潛力,讓其成爲經濟穩增長的正能量,已經成爲政策需要考慮的方向。
可以預期的是,此次出台的大力度樓市新政將對房地産市場産生正向的刺激作用,因此,就短期來說,成交量上升、房價穩定都是會出現的情景,特別是關于二手房交易的營業稅寬松政策,對活躍二手房交易的作用是明顯的。在經濟增速減緩後,很多二三線城市的市場活力越來越貧乏,大量就業人口流向一線城市,這也是這些城市出現大量空置樓盤的根本原因。
因此,未來不排除出現更多惠民政策煥發樓市青春,樓市政策調整趨勢也將更爲注重市場化、長效化,比如通過減免個人所得稅等措施來推動本來不急于購房的人群出手購房。但對于目前已出現空置樓盤的二三線城市來說,最爲重要的還是應該從提高本地的市場活力入手,留住就業人口,爲房地産市場創造源源不斷的需求。
(周俊生,財經評論員,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牛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