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案例主人公叫默默,她的情況能代表那些一邊要償還房貸,一邊還要養育子女的家庭。
理財案例
1、先看看收入:
默默,坐標北京,是一家公司的産品運營,目前稅後4.5K,兼職開淘寶店,平均月入8K左右。老公是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稅後月入1.67萬元。
2、再看看負債:
兩人于2015年年底在北京東五環買了一套小兩居,公積金貸款120w,月供4713元。爲了買這套房,她和老公兩人共欠下雙方父母和親戚55萬元,其中43萬是爹媽和親戚的,並不著急還,倒是12萬是找同事朋友借的,打算今年內把這筆錢還清。另外,婆婆打算在一兩年內做個手術,默默小兩口兒願意承擔全部醫療費,估計要花10萬元。
3、最後是資産:
目前夫妻二人手裏有11萬,其中10萬都在P2P裏,剩下的1萬購買了混合基金。
理財目標
1、准備今年內要寶寶;
2、年內還清欠同事的12萬元購房款;
3、如果資金條件允許,准備明年給婆婆做手術。
家庭財務情況
了解自己的財務情況很重要,這裏好規劃理財師做了兩張表,是不是更加一目了然了呢?
理財師點評
1、我們先看表1中的財務情況:
從目前看,默默家的財務狀況還是很健康的。
默默本人的工作收入不算高,但是自己閑暇之余經營著一家淘寶店,很好地彌補了收入上的不足。考慮到默默現在處于備孕的狀態,未來一年內隨著寶寶的降生,花在孩子身上的支出也會隨之增大,所以要繼續保持當前良好的財務狀況。
2、我們再看表2中的家庭資産情況:
默默家的收支很健康,但並不意味著資産情況也很好哦。
跟高額的負債相比,當前11萬的積蓄確實少了些。而且在第二次跟默默的溝通中得知,現在的這11萬,其中8萬還都是自己的淘寶收入。可見,小兩口兒買了房,幾乎就“傾家蕩産”了。
雖然年內要償還12萬的欠款,僅靠當年的收入結余就足以支付,但是日後婆婆的手術費用,以及即將爲人父母,哪兒哪兒都是要花錢的,而且金額還都不小……
所以,務必要增加家庭的淨資産,也就是多攢錢,才能應付以後可能隨時的額外支出。
理財建議
1、生活支出盡量節約
你可能會有疑問,既然上面都說了,默默家的財務狀況不錯,幹嘛還要節約支出呢?
正是因爲家裏的負債較重,一邊要償還房貸和親人的欠款,一邊還得爲1年內可能降生的寶寶准備各種用品,所以在當前夫妻倆收入固定的情況下,能省則省,把每筆開銷盡量記下來,做好預算,盡量多的攢錢。
2、 要给家人,特别是老公购买商业保险
在後期的溝通中,默默跟我說:“我現在想給老公買點保險,不知道有沒有必要,因爲感覺保險的賠付金很少且很多條條框框。一不小心就報不了。”
看來默默還是考慮到了保險的問題,只是有些顧慮。其實,關于理賠投保人可以放心,只要我們多看看保險合同,了解哪些風險可以保,哪些不能保,做到心裏有數就沒問題,保險公司也不會故意拒賠的。另外,裏面提到的友邦保險和平安保險,都是很不錯的保險公司,産品如果符合自己的需求,可以購買。
對于家庭經濟支柱來說,保障既要全又得高。因爲作爲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一旦發生風險對家庭的打擊是很大的,特別是像默默這樣,身背高額負債的家庭,掙得最多的人是最需要保護的。只有他有了後盾,哪怕真的不幸發生意外或者重大疾病,收入的中斷也能用足夠的保額來應對負債和日後的生活。
默默跟老公比起來,老公的工資收入要明顯高于默默。所以,當務之急的確是該給老公買好保險。建議可按意外險+重疾險,或意外險+定期壽險的組合配置。當然,默默本人也即將爲人母,工作負擔也不輕,給自己也按意外險+女性重疾險的組合購買保險,現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專門針對孕産婦的保險,覆蓋一部分孕檢和妊娠等醫療費用,默默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和需求來選擇。
3、穩健投資,別貪圖高收益
默默現在的11萬資産,其中10萬選擇了P2P網貸,1萬元買了混合基金。而默默跟我說,其實她對基金一竅不通的,現在也虧了1000多。
鑒于默默對所投産品並不了解,規劃君建議,基金投資就此打住,這1萬元全當交學費了。眼下,償還12萬的欠款可以使用當年的結余資金,而婆婆的手術,可以用這筆資金來應對。建議投資還是盡量選擇能保障本金安全,流動性也要好産品。
比如:可以選擇期限在3-6個月的銀行理財産品、P2P網貸,或者選擇一只債券型基金,進行長期投資。
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財富積累,默默應該把每月的結余資金,先暫時存于貨幣基金裏用于增加淨資産。不要盲目投資,也別追求所謂的投資多樣化,等有了一定的積累,再考慮上述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