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房貸新政,通過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手段,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打擊房産投資和投機行爲。面對“認戶不認人”的界定標准,假離婚族開始閃現。
日前,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房貸新政,通過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手段,抑制房價過快上漲,打擊房産投資和投機行爲。面對“認戶不認人”的界定標准,假離婚族開始閃現。
昨天,記者了解到,新政出台後,向律師咨詢假離婚購房風險的市民驟然增多。不過,律師們提醒,用這種方式規避房貸政策,小心得不償失。
現象:
不少市民咨詢假離婚
按照國家有關部門出台的房貸新政,購買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對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對貸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大幅提高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面對這些嚴厲房貸政策,不少市民想到了以離婚的方式來刪除購房記錄,降低貸款成本。
重慶志同律師事務所陳昊律師稱,在房貸新政出台兩周內,已有10多位市民向他咨詢能否用離婚的方式規避房貸政策;重慶輝騰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儀則說,目前向他咨詢假離婚可行性的市民已達16位;重慶華立律師事務所陳艇律師稱,他也接到8個類似咨詢。“這種做法行不通,還是不要嘗試好。”面對詢問,律師們紛紛闡明法律、政策,勸告咨詢者謹慎。
昨天,記者聯系到市婚姻登記收養管理中心。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該中心還沒有這方面的適時統計、分析。
購房者說:
至少可省幾萬元
家住萬州區的王彬(化名),曾就此問題向李儀律師咨詢。
王彬今年34歲,是一名醫生,妻子是教師。王彬結婚近10年,有一個兩歲的兒子。此前王彬在萬州區濱江路購有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房子,不久前,他准備用手中余錢當首付,貸款購買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留給兒子使用。
就在王彬准備購買時,房貸新政出台,銀行規定二套房貸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光貸款利息就要多7萬多元。”王彬說,首付5成,利息增加,令他每月還貸壓力倍增,于是他想到了用假離婚來洗脫房産記錄。
和王彬有一樣想法的,還有家住南岸區南坪的羅女士。羅女士稱,二套房是“認戶不認人”,只要離婚後沒有房産,以前沒貸過款,就算首套房。按照她的想法,夫妻兩人先協議離婚,將房産劃歸貸過款的一方,等房屋買賣成功再複婚。
“首套購房確實劃算。”一位房産中介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套價格50萬元的房屋計算,如果是首套房,首付3成15萬元,貸款35萬元。按期限20年8折利率計算,每月還貸2200余元,總利息爲19.2萬余元;如果是二套房,同樣是貸款35萬元,總利息將增加爲27.7萬余元。就算是首付5成,貸款25萬元,20年下來也要還利息19.8萬元。
假離婚三大風險
用假離婚規避房貸新政是否真的可行?昨天,本報新聞律師團成員,重慶漢尊律師事務所主任沈仁剛表示,用這招風險太大。
損失 :姻緣
沈律師稱,在法律上婚姻是自由的,即使夫妻雙方爲各種目的而離婚,其離婚的意思表示也是真實存在,受法律保護。夫妻雙方一旦辦理離婚登記、領取離婚證後,婚姻關系就已解除,再無夫妻間的權利義務可言。是否複婚,均由當事雙方自願決定。
如果在假離婚期間一方變心,另一方不可能以當時意思表示虛假提出反對。到時如果假戲真做,後悔晚矣。
損失 :財産
爲消除房産記錄,假離婚雙方往往會協議將房産、錢財劃歸一方所有。因另一方當事人往往無法舉證否定協議的效力,在離婚後,擁有財産的一方變心或將財産出賣,另一方無法要求償還、索賠。
此外,根據法律的規定,在離婚後複婚,結婚前雙方各自擁有的財産屬于個人財産,不認定爲夫妻共同財産,如果擁有房産的一方不同意變更登記,另一方只能吃啞巴虧。
損失 :信譽
沈律師介紹,也許有的夫妻會想到在離婚時寫上另一份協議,來規避以上變故。但如果將這份協議拿出,正好佐證了爲規避房貸政策假離婚的行爲。這種方式,在法律上不受保護。
一旦有關部門發現購房人是假離婚,享有的一套房優惠將取消,仍按相關貸款政策執行。這樣,購房者不僅要補齊欠繳費用,還會在信用上大打折扣,沒准銀行就不批准貸款了。
這些場合也會看到假離婚身影
昨日,本报新闻律师团成员、重庆潜卫律师事务所律师何桐雨称,以下這些場合也會看到假離婚身影。
A 城鎮拆遷
在一些城鎮房屋拆遷安置中存在假離婚現象,目的是獲取額外拆遷補償利益。一般情況下,根據拆遷管理條例,無論是實行貨幣補償安置,還是實行産權調換,拆遷補償的對象均是産權人,不會因産權人之間是否離婚而對貨幣補償的金額或産權調換的面積有多大影響。
B 農村征地
在農村征地安置補償中,假離婚會造成分戶,農戶可以要求分兩套住房。這種做法非常危險,一旦露餡,不僅多得的補償利益將收繳,而且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行政處罰。
C 逃避債務
在生活中,一些夫妻通過假離婚逃避債務。不過按照法律規定,離婚時夫妻對共同債務承擔的約定,僅對夫妻雙方有效,不能對抗第三人(包括債權人)。
八成市民表示不會假離婚
“爲規避房貸新政,你會接受假離婚嗎?”昨日,本報公衆調查中心對388位市民進行調查,其中309名市民反對假離婚。
楊潔和丈夫都在媒體工作,工作穩定,正准備出手買二套房時卻碰上房貸新政。她和老公也想來個假離婚,“如能通過離婚這種方式,省下幾萬元房貸利息,還是可行的。”不過,楊女士在向律師咨詢後放棄了這種想法,“如果離婚辦理房産分割後一方不願意複婚,怎麽辦?那協議離婚時放棄房産一方勢必落得個人房兩空,豈不虧死了?”
“爲了一套房子破壞一個家,不值得,離婚總是難補的疤。”市民張志明有個美滿的家庭,兒子已三歲。“每個人都有婚姻自由權,但社會還是應當樹立起一種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婚姻態度,嚴肅認真地對待婚姻問題,莫當成兒戲。”他堅稱絕對不會假離婚,以免弄假成真。
記者 羅玺 于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