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購房者購房時都要申請銀行貸款,但在申請的過程中卻常會生出這樣的疑惑:爲什麽最優惠的房貸利率別人申請得到自己卻申請不到?自己明明先申請的貸款,爲何後來者反而先拿到銀行貸款?是什麽在左右房貸利率?小編爲大家總結了銀行貸款可能存在的四大潛規則,在買房貸款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潛規則1:價高者得
即便银行承诺了按照约定予以折扣利率放贷,很多贷款人仍然在“无期限”等待。在贷款额度变稀缺时,若仍按原有优惠折扣发放则利润空间大幅压 缩,银行只能选择上浮利率。同时,在贷款发放时,有限的额度往往优先保证贷款利率高的项目,也就是价高者得,其他的只能排队等待。
潛規則2:捆綁銷售
在银根紧缩背景下,各家银行吸存和中间业务压力增加,为多拉客户应付利润考核的压力,部分银行在房贷销售环节出现违规收费承诺优惠、捆绑销售其他产 品或者揽存等违规行为。想要8.5折优惠?可以,但是必须购买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或者基金产品等,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这类捆绑销售和收费“潜规则”在 各家商业银行中并不少见。
對于這類情況,銀監會近期提出要求:嚴厲查處銀行個人按揭貸款業務中出現的捆綁銷售、亂收費、虛假承諾等違規行爲。如果遭遇房貸搭售的潛規則,不妨先簽下合同,等放了貸款,拿上證據去銀監會投訴,揭露銀行“惡行”並要求返還金額。
潛規則3:不同樓盤利率差別化
貸款買房利率打幾折,不僅要看您買的是第幾套房,還要看您是買的哪個開發商的房子。一國有銀行房貸經理曝房貸利率定價“潛規則”:同是貸款買第一套房,選擇不同樓盤,利率也可能相差15%。
潛規則4:“空白合同”
空白合同已經是銀行近年來形成的行業“潛規則”。銀行客戶經理向貸款人口頭承諾折扣利率放款,並且與貸款人簽訂空白的“同貸書”,上面只標明銀行同意向貸款人放款,但並沒有標明具體的利率和放款時間,政策變化下,這些此前約定好的折扣瞬間成爲泡影。
畢竟一旦銀行政策發生變化,這種空白合同沒有法律效力,貸款人也無從追溯。即便目前銀監會和各地銀監局嚴厲要求銀行按照約定承諾放貸,但是對于這類空白合同,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透露,沒有證據情況下,也只能要求銀行出于對聲譽的考慮,道德履行承諾。
律師提醒各位消費者,在簽貸款合同的時候,如果是空白的,要讓銀行方面寫下貸款利率的承諾,保留證據。
那麽,在碰到以上這些內幕的時候,購房者應該怎麽辦呢?
首先,不要輕信貸款經理的優惠折扣許諾,任何口頭約定都是浮雲,無法成爲有力的證據,購房者在申請房貸時應該讓銀行將貸款利率優惠寫入貸款合同,同時約定好貸款發放時間,爲未來維權准備好證據。
其次,銀監會目前已經下發了《關于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加強風險管理的通知》,要求銀行對于已經簽約的貸款合同正常履行,如果借款人碰到貸款銀行以不放款來要挾漲貸款利率,可以向銀監會或當地的銀監局投訴。這種方式是效果最好,成本最低的維權方式。
最后,如果真有银行不买银监会的账,借款人可以向法院起诉银行,因为按照《合同法》规定,对于双方已经签署的合同,一方无权擅自更改合同内容,也就是说如果 贷款合同已经签好了,银行不能在借款人不同意的情况下提高贷款利率,或是拖延放贷时间。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购房者在申请房贷和签立房贷合同的时候尽量要 按照规范的流程行事,在遭遇银行房贷潜规则的时候一定要勇敢的站出来向相关部门举报,有必要时还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不要逆来顺受成为房贷潜规则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