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出新举措 专家详细解读
樓市新舉措
舉措一 放寬二套房貸限制政策
国务院昨天规定,“对已贷款购买一套住房但人均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再申请购买第二套普通自住房的居民,比照执行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优惠政策。”
取消城市房地産稅
舊規:城市房地稅是對屬于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國企業和外商的房屋、土地按照房價、地價或租價的房地産所有人或使用人征收的一種稅,稅率爲1.2%。
新政:按照法定程序取消城市房地産稅。
舉措三 下浮廉租房建設貸款利率
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17日下發通知,房地産開發企業貸款用于廉租住房新建和改建,則利率按同期同檔次貸款基准利率下浮10%執行。廉租住房建設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5年,具體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
舉措四 購房超兩年轉讓免營業稅
新政:對住房轉讓環節營業稅暫定一年實行減免政策。其中,將現行個人購買普通住房超過5年(含5年)改爲超過2年(含2年)轉讓的,免征營業稅;將個人購買普通住房不足2年轉讓的,由按其轉讓收入全額征收營業稅,改爲按其轉讓收入減去購買住房原價的差額征收營業稅。
专家详细解读
激活“小房換大房”需求
“距離央行出台房貸新政已經過去了近兩個月,但由于改善性住房沒有明確定義,導致商業銀行難以實質執行。”招商證券經濟學家胡魯濱表示:“國務院昨天已經對改善性住房下了定義,從此商業銀行有了執行依據,將激活‘小房換大房’的改善性住房需求。”
有效改善房企資金緊缺
相關專家表示,城市房地産稅的取消,直接降低了開發商的成本。開發信貸有條件放開和實力房地産企業獲得金融支持,這個措施將起到改善房企資金緊缺的作用,可推動商業銀行迅速擴大信貸規模,調動銀行放貸積極性。
緩解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
中國社科院欠發達地區研究中心主任袁鋼明表示,央行、銀監會下浮廉租住房建設貸款利率,不僅是在呼應中國當前擴大內需保增長的經濟方略,亦將對保障民生、緩解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有所助益。
極大減輕二手房市場成本
鏈家地産市場部研發主任王志偉表示,對房産轉讓環節營業稅的減免,是業內一直呼籲的對二手房市場松綁的焦點,“營業稅一般和教育費附加綁定在一起征收,稅率占到了房屋總價的5.5%,在二手房交易費用中,營業稅所占份額最大。此舉將極大減輕二手房市場成本,這對于活躍二手房市場交易,將起到實質性的促進作用。”
爲何密集救樓市:樓市與宏觀經濟密切相关,經濟好才能大家好
短短四十多天內,這已是穩定房地産市場的第四支“利劍”出鞘。如此密集出台穩定樓市的政策,且與一年前的樓政相比,有重大調整,意在何處?新華社昨日發稿稱,首要一點,樓市與宏觀經濟密切相关,經濟好才能大家好。
房地産走低影響巨大
必須承認,在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構成中,與50多個産業密切相关的房地产投资三分天下有其一。这决定了仅靠基础设施投资还不足以撑起經濟增长,单纯投资也难以弥补房地产、制造业投资的下降。而眼下,制造业,尤其是普通制造业日子很不好过,房地产市场也在经历明显的调整,前11个月全国商品住宅投资增幅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需求萎缩已经产生连锁反应,逐步影响相关行业,如钢铁、建材、家具等。
地方財政空前吃緊
至于地方財政對房地産的依賴更不待言。如今,隨著房地産市場的冷卻,成交凝凍、土地流標,地方財政空前吃緊。
在此情况下,重新提振房地产疑为促投资、保經濟的必要选择。房地产被推至“国民經濟的重要的支柱産業”,保障性安居工程被列为“国十条”之首,如此政策组合明确传递出“保发展必先救房地产”“促投资离不开稳楼市”的取向。
“經濟对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已是一个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事实,一时还找不到一个産業来替代房地产对經濟的拉动。”房地产专家、广东省房地产协会会长蔡穗声说。
“2008年的金融海嘯之下的啓動內需與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侵襲下,拉動內需有何異同?”上海財經大学公共經濟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健说:“10年前,撬动内需的支点之一是房地产,10年后还是;不过,前次倚重的是商品房市场,这次的落脚点则是保障房,是民生。”
与上轮投资扩张(1998~2002年)中房地産業畸重于市场化不同,此轮投资扩展把促投资与保民生结合到一起考虑,明确“要增加廉租房、經濟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投资收购和开发建设”。业内专家认为,政策取向的调整,其意有三:就經濟性而言,当前是推进住房保障建设、解决安居问题较为有利的时间窗。政治意义在于,顺应民意,求解民生难题,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社会功效在于,可以用保障房建设来平复、消弭部分期盼房价继续下跌、不理解救市稳定房地产市场的老百姓的不理解和怨气。 >>>詳細
業界看“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