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並不公平,最根本的問題應該是改革稅制。”今年兩會期間,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的這番表態,引來諸多社會關注。
一些代表委員及學者專家認爲,實施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並引入家庭申報制度,是未來的改革方向。在此之前,一些基礎性的技術工作如個人信息聯網、社會誠信建設應該抓緊推進。
代表算账 按家庭征收更公平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富申評估咨詢集團董事長樊芸,每年開兩會都提財稅方面的建議。今年兩會樊芸瞄准了個稅方面的改革進展。
“我有個朋友,年收入35萬元左右,單看這個數字是不錯的。但他是一個三口之家,夫人生了大病,經常去醫院檢查。女兒剛剛考上研究生准備出國,開銷也不小。我算了一筆賬,如果按個人年收入35萬元算,每年要交64940元的個人所得稅;如果按照三個人計算,每個人年收入12萬元不到,每個人每月只要690元的所得稅,三個人一年只交2.4萬元的個人所得稅,可以少交4萬多。”樊芸說。
“人大代表的這種算法不一定合理,但確實反映了一種呼聲,即個稅改革應該考慮家庭負擔如老人贍養、未成年人撫養和必要的房貸利息支出等因素,努力使稅負更加公平。”長期關注個稅的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稅務教研組組長汪蔚青說。
綜合所得稅制讓富人多交稅
引入家庭申報制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稅務部門首先得搞明白:家庭中的每個人到底有多少收入,在這個基礎上,再扣減必要的家庭支出項目,最終算出每個家庭應該承擔的稅負。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協會秘書長賈康近期也指出,雖然很多人呼籲提高個稅起征點,但實際上現在交個稅的人不多,只有2800萬人,占總人口的比例不到2%。未來的改革方向是把個人所得中的部分項目“綜合”起來,對彙總後的收入設計一個適用稅率,如此一來將出現高收入者多繳稅的格局。
在综合所得税制的基础上,可以引入家庭申报制度,在征税前扣除必要的家庭支出项目。“比如家里有残疾人的,可以多扣一些。有两套以内房屋貸款的,利息支出也可以纳入扣除范围。但如果有两套以上的,就不能再扣了,因为这不属于必要的支出项目。”汪蔚青指出。
每人都將有個唯一性的稅號
個稅改革會導致稅收征管難度的增加。有人擔心,如果納稅人刻意欺騙,隱瞞部分家庭收入怎麽辦?對此,樊芸認爲,其實不用過于擔心,因爲目前的社會收入信息是越來越透明的。“比如你在外面有一筆勞務報酬收入,現在簽收時都要寫明身份證號碼,稅務部門是可以查到的。如果蓄意欺騙稅務機關,有可能被納入社會誠信黑名單。”
事實上,目前稅務部門正在做相應的技術准備。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未來國家將爲每個人編制一個具有唯一性的稅號。未來買賣、租賃房屋和炒股票等,都可能需要提供個人稅號。如此一來,就可以把個人的身份信息、銀行信息和不動産信息等打通,爲誠信納稅打下基礎。
考虑到大量的纳税人不熟悉税法、收入统计和申报等问题,未来社会可能会出现不少的税务中介机构,不仅为公民处理税务问题,还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客户提供合理避税服务。“未来的方向是,可以合理避税,但绝不允许逃税。” 汪蔚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