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央媽”再度出手,6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28日起有針對性地對金融機構實施定向降准,降低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這一重大利好改變著房地産業的生態圈。
反悔的客戶
“剛接到客戶電話,昨天簽的單子,現在後悔了。”
央行降息政策出台次日,房産中介李岩對《東地産財經周刊》(以下簡稱“《東地産》”如是說。“降息前後,房主和購房者變化巨大。客戶怕漲價,房東要跳價。今年4月以後,我們就沒休息過,每天都在看房路上。客戶較之前的猶豫,現在果斷出手,許多人都覺得這是難得利好的時機。”李岩說道。在降息政策公布後的48小時內,中介李岩的電話一直沒有停歇。
事實上,這並非個案。在330新政後,市場上已經出現這樣的情況:房主在與購房者達成一致簽訂合同後,突然新聞一出,降息來了,這下急壞了房主。房主紛紛選擇毀約、歸還定金甚至賠償對方等等的方式,只爲重握房源,擡高價格。
《東地産》從二手中介了解到,在降息之後,部分業主緊急提高房屋售價,尤其一些置換型客戶,提價意願更爲強烈。
轉向的投資意願
相對于賣家的提價,來自買方的需求似乎也正在變化。
此前,央行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儲戶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51.9%的居民認爲目前房價“高,難以接受”,較上季度下降6.9個百分點,44%的居民認爲目前房價“可以接受”,4.1%的居民認爲“令人滿意”。對下季度房價,15.6%的居民預期“上漲”,52.9%的居民預期“基本不變”,17.8%的居民預期“下降”,13.7%的居民預期“看不准”。
調查還顯示,傾向于“更多儲蓄”的居民占45.6%,較上季度提高0.7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消費”的居民占18.5%,較上季度下降0.2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投資”的居民占35.9%,較上季度下降0.5個百分點。居民偏愛的前三位投資方式依次是:“基金及理財産品”、“債券”和“股票”,選擇這三種投資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別爲33.8%、15%和13.8%。
這一調查與各個市場密切相關。事實上,正是對股市預期的升溫,讓4、5月份資金快速流向股市。
值得關注的是,6月19日,央行公布的2015年第二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逾五成居民預期三季度房價“基本不變”。對于現階段房價,過半居民認爲難以接受,但購房者的購房意願卻較一季度有所提高。
近期股票市場大跌,讓購房人更加關注樓市。《東地産》就買房意願問題,對滬上百位意向購房者展開抽樣調查,結果顯示,80.9%的居民表示三次降息對房價利好,且61.2%的被調查者認爲,房價漲幅將在下半年延續。
一直在爲女兒准備購置房産的王秀琴告訴《東地産》,“身邊所有人都在想方設法的讓自己手中所持資金投資回報更大化,買理財産品的也都跟風改投股票。前一段時間,還說哄擡房價,房子賣不動,大家就更沒把心思放在買房上。只有我覺得股票太危險,不敢投放資金進去。否則,在五千點的時候沒逃掉,現在都不知道往哪兒跑了。”保守派的王秀琴,在慶幸自己沒參與炒股的同時,依舊對樓市抱有信心。
下行的貸款成本
民間預期的變化,也與貸款成本下降密切相關。
事實上,降息的效果顯而易見。央行降准降息之後,個人住房公積金5年以上貸款利率由調整前的3.75%降爲3.5%左右,商業貸款基准利率也由調整前的5.65%下調爲5.4%左右。一年期存款1萬元,利息比此前減少25元;100萬元房貸按20年等額本息還款計算,每月還款減少141.35元,總利息減少3.39萬元。
三次降息疊加的效果不容小視。以首套房,貸款100萬元、貸款期限30年、采用等額均還方式(每月還款額相同)爲例,此次公積金利率調整後,月供額將從之前的4631元減少到4490元,減少了141元。而如果將今年的3次降息累計,每月一共減少還款429元左右。每年減少還款5000多元,30年一共減少15萬多元。
樓市長期穩贏股市
對居民購房意願的影響,關系到資産的保值增值。
事實上,相對于股市的暴起暴落,樓市則表現的更爲穩定。購房者張和蕭最近頗爲得意,在此前股市超過4000點後,用他的原話說,就是已經“嗅出”市場的異樣,所以積極回籠資金,從而逃避了“6.26”的股災。而他最近看的幾個樓盤,都能夠看出售樓小姐的營銷熱情明顯降低,所以他嘀咕,似乎購房的群體數量確實在增加。最近,張和蕭咨詢了房地産專家,已經很明確房價已經反轉。如此一來,張和蕭更堅定了入手房源的意向。
與此同時,《東地産》從業內了解到,前期股市上賺得盆滿缽滿,先知先覺的投資者,早已將資金撤離股市,並迅速買入樓盤。
點評:“股市是抽水機,樓市是蓄水池。”一位資深投資者對《東地産》道破天機:“絕大多數人在股市不可能賺錢,但絕大多數人在樓市卻可以賺錢。因爲投資比的是人性,股市放大人性中劣的方面,而樓盤看得見摸得著,發揮了人性中優勢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