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房屋抵押貸款,因爲一連串動機不純假戲連套的小鬼作祟,生生變成一樁危險交易。有一天,貸款人突然接到一通來自典當行的電話:你的房子典當在我們這裏,你的利息什麽時候還……
“我們這一輩人,聽到‘典當’兩個字,真是脊背一陣發涼”,貸款人昨天這麽跟我說。
現在這樁危險的交易已經生出好幾樁官司來,昨天是其中一樁,某房産中介的80後員工徐某以涉嫌合同詐騙受審。他的老板不久前已經因詐騙罪被判無期。和他一起布局的其他人也都進入了司法程序。
急需用錢的他們
都落入一個連環套
昨天審理的案子中一共涉及兩個受害人,老錢和老朱,遭遇一模一樣。
以老朱爲例。2011年2月,因爲急需資金周轉,就想把家裏另外一套房産抵押貸款。他走進了杭州濱江的一家房産中介。
中介的員工跟他說,你的房子是1989年前的,銀行不給抵押貸款的,我們幫你另想辦法。
所謂的“辦法”就兜到了昨天的被告徐某那裏,其實,徐某的身份是另外一個房産中介的職員。但是人家是這麽跟老朱說的,徐某家裏是拆遷戶,有大量閑錢,他肯借錢給你。
徐某,老朱夫婦,以及介紹的中介小夥,大家三對六面,談定,房屋抵押,貸款100萬,一年,年息10%。
徐某說,我的錢借出來也要經過家裏大人的,你的房産證和身份證拿給我給父母過目下。後來老朱夫婦還應徐某的要求一起去做了委托公證,公證的內容是如果一年到了錢還不上,徐某把房屋賣掉或者典當掉。
但是,兩個月後,老朱就接到了杭州某典當行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