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每一位認真的投資者
黃勁堯
第一房貸首席戰略官
一般來說,金融是資金的信用融通;我的黃氏金句是:金融是“金錢在時間裏的調度和利用”。
因此,“融資是借未來的金錢滿足現在的需求,而投資是以現在的金錢預約未來的財富”,金融是金錢在時間裏的調度與運用。
——題記
如今,金融對于每個人來說,再也不是遙遠而陌生的話題,特別是對于投資者來說,正在慢慢變成觸手可及的領域,隨口拈來的談資。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在振興實體經濟的同時,它的高回報也讓投資者興奮。
我觉得投资很浪漫,像爱一个人;跟爱的人在一起,如果你了解她,将会呈现出一完美与和谐,她也会因为你而容光焕发、美艳动人;如果你对她漠不关心、一无所知,也许你们都会遍体鳞伤,以失败而告终。 作为一名在金融行业服务了30年的“打工仔”,通过这篇文章,带大家走进互联网这一座时尚秘密花园 —— P2P。
我只講投資,爲每一位認真的投資者,或者金融家。
(一)面對選擇,如何選擇?
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信息的互通變得更自由,對于投資來說,更是投資信息滿天飛,所謂“亂花漸欲迷人眼”。希望我能爲大家撥開迷霧,探尋“柳暗花明又一村”。
目前大家所接觸的投資渠道,大多是銀行存款、銀行理財産品、信托、股票、債券、基金、各類寶、P2P理財等等。作爲投資者,最關注什麽呢?一是安全,二是收益。
安全,通俗來說就是,“保本”。“股神”巴菲特是一個成功投資的典範,他說保本永遠是第一位的。這句話不無道理,本金是收益的基礎,本金丟了,還談什麽收益呢,所以我們在投資中首先要傾向于可以保住本金的投資産品。從這個角度來說,股票、基金這類可能無法滿足大家的需求了,7虧2平1盈的結局,總是讓很多人悲傷逆流成河。簡單來說,如果沒有非常專業的知識儲備,或是極好的運氣,或是強大的心理素質,還是不要輕易去觸碰。
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对投资者来说,安全性是相当高的,谁会去质疑银行的地位呢?但是,事实上,当存款利率或投资报酬率低于物价通货膨胀时,我们的每一笔存款与投资都正在一点一滴的损失,不但没有赚到利息,更没有“保本”!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30年前一笔30万,买一间房子与存款在银行,他们的结果是什么,我想,不必我再多说了。
因此,在不被“時間偷走我們的財富”的理解基礎上,我們來比較投資渠道的收益。來看數字:一年期定存利率2.75%,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約4%,銀行理財收益平均年化收益5-7%……現在爲大家分別解釋常見的銀行理財産品和余額寶“賺錢”的原理。
l 银行理财产品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投資人購買理財産品本質也是放貸,但是簡單的借貸關系中由于加入了銀行,借款人實際付出的高利息,被中間的金融機構以手續費的形式層層剝奪,到投資者一端就所剩無幾。
l 余额宝
余額寶是怎麽運作的?
銀行之間也會互相借錢,形成銀行間市場;當有銀行遇到資金比較緊張的情況的時候,他們也會向其他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借錢,來保證銀行的正常放款。
其實對于銀行來說,需要從儲戶那裏吸納存款也需要一定的成本,比如銀行需要很大的比例資本來維持網點的運轉,比如銀行需要聘請專門的銷售人員去找大客戶。
而余額寶的好處是它通過互聯網,低成本的吸納散戶的小額資金,凝聚起來通過貨幣基金投向貨幣市場,成本很低,因此可以向提供資金的儲戶支付遠超銀行的利息。
余額寶背後實際就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投資的標的就短期貨幣工具,主要爲銀行大額存單及信用較高的短期債券,總而言之,這些複雜的金融産品本質上都是爲了給借款人融資所用。但經過這麽一個複雜的過程,融資過程的大部分利潤就被金融精英們瓜分了。
如果我們明白了上面的介紹,就會知道爲什麽銀行理財産品和余額寶雖然比銀行存款利息高,但還是停留在5%的水平。
伴隨著一系列財經政策的落地執行,民衆經濟狀況在逐步改善提高,手頭上有了閑置資金,面對市場上愈加多元化的理財産品,考慮到自身理財需求的同時,通過不同的資産配置方式在享受到更加便捷服務的同時對自己的資産進行增值,創造更大的價值。從市場上最初爭相購買的國債、股票等的局面,到現在爭先試水不同定位的P2P互聯網金融平台,來滿足自己的資産增值服務。在投資理財時,諸如像“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雞蛋不要放在同一籃子裏”這樣的投資、理財觀念開始衍生並且有指導作用。
(二)你不知道的P2P
中國的消費觀已經從“四大件”時代的“你有我也有”,轉變爲“個性化消費”的“長尾市場經濟”的消費生態,因此,互聯網平台恰恰最能迎合這個“新常態”的趨勢。而P2P平台的誕生,也爲這一消費生態的延續創造了可能和條件。
P2P平台的核心原理爲: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金融,投資人和借款人可以直接實現資金的對接,借款人願意支付的高利息可以直接轉化爲投資人的高收益,而P2P在其中只是擔當了信息傳遞者的角色,收取少量的居間費用。因此,P2P的高收益並非出自高風險,也並非不靠譜,而是基于流程中給投資者的充分讓利。
(圖片來源于網絡)
據數據統計,2011年至2015年全國網貸交易額如上圖所示,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截止2015年5月份,p2p行業活躍平台2000余家,總投資額累計達到6000億元,預計2015年底全國網貸交易額將達到1.5萬億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