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大跌不光拿著股票不放心,買了銀行理財的也不踏實了。近日,有機構披露2015年以來共有約50款銀行理財産品提前終止,涉及建行、廣發銀行、招行等。許多市民不禁會問:一向以穩健著稱的銀行理財也會提前終止?眼看中秋高收益理財發售在即,這銀行理財還能不能買了?記者調查發現,銀行理財提前終止的與總數相比不足千分之二,“銀行理財的提前終止潮”的說法有點兒“邪乎”了。
收益率不变 收益天数减少
吳女士是中信銀行的貴賓客戶。9月2日,她突然收到銀行發來的短信,告知她購買的中信理財之惠益計劃穩健系列6號46期産品于9月2日提前終止,收益計算期從182天變爲180天,年化收益率不變,仍爲5.75%。雖然只少了兩天的收益,對吳女士的總收益影響並不大,但收到短信的瞬間她還是心頭一緊:“買銀行理財三四年了,才知道原來理財産品還有提前終止風險。”
據理財監測機構銀率網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至少已經有50款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産品提前終止,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廣發銀行、建行、平安銀行、渣打銀行等均有不同數量的理財産品提前終止。從産品系列來看,招商銀行提前終止的理財産品系列爲該行的“鼎鼎成金系列”,中信銀行爲“惠益計劃穩健系列”,廣發銀行爲“廣銀安富(高淨值客戶專享)系列”,建設銀行的兩款産品非同系列産品。
從提前終止的産品期限來看,短中長期均有。投資期限最短的産品爲33天,最長達942天,其中29款産品的投資期限大于180天。産品提前終止的天數也是從提前1天到525天不等,平均提前116天,其中30款産品提前結束的天數小于60天,11款産品提前結束的天數大于180天。
從收益水平來看,提前終止的産品中,預期收益率最低的爲5.2%,最高達7.3%,6款産品的預期收益率超6%。這些提前終止的理財産品,到期均實現了預期收益率,但在計算收益時,是以實際投資天數計算。由于投資天數的縮減,實際到賬的收益金額會小于投資者原來的預期。例如原定一款産品的投資期限爲942天,預期收益率高達7.3%,但該産品提前到期一年多,而現在投資者想要再購買到預期收益率大于7%的理財産品基本是找不到的。
股市大跌和企業提前還款是主因
記者調查發現,今年上半年全國商業銀行總共發行了3萬余款銀行理財産品,相比之下,50款提前終止的産品不足其0.2%,根本稱不上“銀行理財的提前終止潮”。曆年均有一定數量的銀行理財提前終止,只是今年提前終止的産品略多于往年。不過,廣大投資人關注一下銀行理財産品的提前終止條款倒是很有必要。
銀行理財産品的投資說明書中一般都會規定,銀行有權提前終止理財産品,收益按照投資者的實際投資天數計息。例如招行“鼎鼎成金”系列理財的産品說明書中就寫著:“如遇國家金融政策出現重大調整並影響到本理財計劃的正常運作時,招商銀行有權提前終止本理財計劃;因市場利率大幅下滑,或企業信用風險惡化,或出現金融資産項下借款企業提前還款等情況,招商銀行合理判斷難以按照認購當日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向客戶提供本理財計劃,招商銀行亦有權提前終止該理財計劃。”由于提前終止的概率很小,大部分理財經理在銷售産品時能不提就不提,投資人更是很少逐字逐句閱讀産品說明。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提前終止的産品略多于往年,主要有兩大原因。普益財富研究員李林夏指出,當前提前終止的這些理財産品一部分是和股市投資有關的産品,6月份股市進入震蕩調整以來,投資風險加大,銀行決定提前終止。比如建設銀行就在其理財産品到期公告中明確寫明,該産品是通過信托産品繞道股市,由于股市下跌影響而提前終止。銀率網分析師殷燕敏則指出,固定收益類資産的提前終止與股市無關,主要是因爲央行連續降准降息,資金成本降低,相比之下,企業以前發生的融資財務成本偏高,自然願意提前還款。例如中信理財之惠益計劃穩健系列6號46期産品的投資標的就是對承租人山西兆豐鋁業有限責任公司的應收租金債權。
關注理財三大“魔鬼細節”
吳女士表示,她最初購買銀行理財時還會認真看看産品說明,但後來買得多了就只看一眼收益率和期限,其他條款都不再過問。一旦發生類似提前終止的情況,只能自認倒黴,吃啞巴虧。那麽,市民購買銀行理財之前,還有哪些“魔鬼細節”需要格外留意呢?
■ 关注开放式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调整政策。例如工行去年推出的开放式无固定期限产品,分别为增利、尊利系列。工商银行官方公布的产品说明书指出:“将根据市场利率变动及资金运作情况不定期调整各档次预期年化收益率,并至少于新预期年化收益率启用前3个工作日公布。如遇预期收益率分段调整,封闭期内的份额以购买确认日的预期年化收益率计算,非封闭期内的份额按适用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分段计算。”也就是说,如果投资人9月10日认购5万元封闭期40天的产品,当天预期收益率为4.9%,那么40天内按4.9%计息,40天以上就按新利率计息了。但如果投资人不申请赎回,该产品是默认无限期延续下去的。
■ 使用网银购买理财时,网银系统默认自动转投或续投理财产品的情况也需注意。例如陈先生使用某银行网银购买了一款147天、预期收益率4.85%的产品。购买时他没有留意到最下面有个“是否自动再投”的选项,但它默认为“是”。陈先生以为到期后可以连本带利拿回来,结果银行自动延续到下一期。陈先生让银行工作人员撤单,结果折腾了两天,银行先后多人来电,说是选自动转投的无法撤单。陈先生认为,他根本没注意自动续投的选项,网上银行默认设置为“是”,而不是“否”,存在销售陷阱。但银行称,系统其实已经提示并要求客户确认,是陈先生自己没注意。律师则表示,默认设置在法律上较难界定责权,投资人在浏览以及选择的时候,最好看清楚细则。
■ 要关注收益的起止日期,而不是购买和到账的日期。一款30天、年化收益5%的产品,如果起息时间是购买后四天,到账日又是收益到期日后两天,那么它的有效年化收益率其实也只有4.4%而已。
欢迎广大网民为中国网山东频道提供新闻线索.积极投稿 中国网山东频道滨州热线电话:【0543-3392777】 投稿郵箱:zhongguowangbz@126.com 中國網山東頻道濱州微博: 中国网山东频道滨州网友群 :15664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