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網10月27日訊,周一(10月26日)早間發布的聲明顯示,中國央行(PBOC)堅稱,最新的雙降舉措不同于國外央行追求的量化寬松(QE)戰略,並補充表示,降息和降准是“傳統且正常的貨幣政策舉措”。
上周五(10月24日),中國央行宣布下調基准利率25個基點,同時下調銀行存款准備金率50個基點。此前一周,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錄得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慢增速。
上周五的降息降准舉動分別爲2014年11月以來的第六次降息和第四次降准,因中國當局試圖刺激低迷的經濟。
中国宽松大不同 降息降准并非QE
對此,中國央行周一(10月26日)在官網上表示,鑒于中國疲軟的消費者物價以及中國金融機構持有的外彙未償基金下降,降息降准是“合理且符合預期的”。
該聲明稱:“9月通脹下滑意味著需要適當削減名義利率,以允許實際利率回歸合理水平,同時允許社會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增強對經濟的金融支持。”
中國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率上升1.6%,預期爲上升1.8%,8月爲上升2%。此外,9月生産者物價指數(PPI)下滑5.9%,爲連續第43個月下滑。
中國央行稱:“過去數月,外彙未償基金總額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盡管外彙市場一直相對穩定,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因此,調降銀行存款准備金將向銀行系統注入更多的流動性”。此外,該央行補充表示,下調存款准備進率(RRR)不會擴大其資産負債表。
因此,最新的寬松舉措明顯不同于其它央行采取的QE舉措,這基本上意味著通過購買債券等一定數量的目標資産來擴大央行的資産負債表。
中國央行表示,中國並未像歐洲央行(ECB)一樣面臨“零利率”的限制,因爲中國的名義利率在零之上,其存款利率亦相對較高。因此,中國靈活運用傳統的貨幣政策。
除寬松舉措之外,中國央行采取了所謂的“核心改革”,通過取消存款利率官方上限使其向金融體系自由化更近一步。
中國央行表示,利率市場是中國金融部門的核心改革。移除商業銀行與農村合作社存款利率上限是改革至關重要的一步,表明利率市場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該央行稱:“這充分表明了中國推進改革的信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