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宣布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同時,放開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本輪降息過後,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從2.5%降至1.75%,刷新了存款基准利率的曆史低點。此前央行曾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上調至1.5倍。本網梳理發現,截至目前,大部分銀行並沒有一浮到頂,而是保持在1.3倍左右,那麽我們的錢放哪兒最劃算呢?
此次降息後,金融機構三個月期的存款基准利率爲1.35%,半年期爲1.55%,一年期爲1.75%,二年期爲2.35%,三年期爲3%。以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爲例,存10萬元降息前的利息爲2000元,本次降息後利息爲1750元,利息減少了250元。當然,這是按基准利率算的,如果按執行利率算,就不一樣了。
在多家銀行修改相關利率水平之後,具體來看,甯波銀行一年期利率爲2.275%,較基准上浮1.3倍,與之相比,四大行一年期定存利率是2%,相差約30個基點。如果有1萬塊,同樣存一年,在工行是200塊利息,在甯波銀行就有227.5塊,多了27.5塊。
多家銀行定存利率上浮比例擴大
央行25日晚間宣布,自8月26日起,存貸款基准利率均下調0.25個百分點。同時宣布放開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活期存款以及一年期以下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動上限不變,存款利率市場化再進一步。
梳理22家銀行存款利率發現,四大行宣布的最新一年、二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爲2%、2.5%,較基准利率分別上浮約14.3%、6.4%,三年期定存利率均爲3%,與基准持平。雖然總體而言,四大行存款利率上浮幅度並不顯著,但相較之前已有所擴大。在此之前,四大行一年期、二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較基准上浮幅度分別約爲12.5%、3.8%。
從圖中可見,比國有銀行優惠力度更大的是除了招商銀行以外的各家股份制銀行。招行一至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完全追隨了四大行步伐,但其他股份銀行和城商行定存利率上浮空間相對四大行明顯上了一個台階。
例如,民生銀行一至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較基准分別上浮約28.6%、15%、10%;興業銀行分別上浮28.6%、27.7%、15%;甯波銀行一至三年個人定期存款利率分別較基准上浮37%、21%、11%。由此不难看出,期限越长,各银行利率上浮意愿越弱。在此次调整之前,民生银行相对应各期限定存利率较基准分別上浮约25%、13.2%、10.7%。
從短期存款利率來看,華夏、渤海、光大、北京、恒豐、東亞銀行執行的活期利率較高,均爲0.385%,較基准利率上浮了10%;上海農商行執行的三個月定存和半年定存利率較高,分別爲1.82%和2.06%,较基准利率分別上浮了34.81%和32.9%。
數據很明顯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基本在2%上下,遠遠比不上通貨膨脹率,意味著你錢存銀行,每天都在貶值,把錢放在銀行讓自己的資産不斷縮水無疑是一個愚蠢的行爲,隨著國家對于互聯網金融的支持以及監管,現在越來越多的民衆把資金投入到更加透明,更加靈活,更加利潤豐厚的P2P平台中,例如國資系背景平台光谷惠衆(),背景實力強大,風控體系完善,産品有1.3.6.12個月不等靈活選擇,年化收益率高達15%,無疑是目前更加值得信賴的投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