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縮陰霾仍在擴散,繼中國PPI創6年最大跌幅後,印度批發價格指數降至紀錄新低。
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8月批發價格指數(WPI)同比下降4.9%,預期爲下降4.4%,7月下降4.1%。
這已經是WPI指數連續十個月處于負值區。而且,這也是2005年有記錄以來最大的降幅。
“WPI对政策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如CPI那么大,但它的再次大跌不可能会被忽视,”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印度经济学家Shilan Shah写道。“它强化了我们关于印度央行[微博]会在本月晚些时候的会议上降息的观点。”
據路透社,實際上,4-6月印度經濟增長率從前一季的7.5%降至7%後,要求降息的呼聲越來越高。一些分析師擔心實際經濟增長較官方數據顯示的情況更加遲滯。
印度高级政策顾问Arvind Panagariya上周表示,该国经济需要降息50-100个基点。
在此之前,印度央行今年已經三度降息以提振經濟。
“依过去标准而言,未来WPI料会维持低位,” Shah写道。“仍有迹象表明,经济中还存在闲置产能,料会继续对核心物价产生压力。。但是我们仍然保持乐观。诸如全球价格和库存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地方食品价格,应该会帮助锚定通胀。”
印度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升幅進一步放緩至3.66%,但仍高于市場預期升3.57%。期內,食品價格按年升幅略加快至約2.2%。
這與中國十分相似,由于豬肉、蔬菜等價格較快上漲,中國8月CPI同比增長2.0%,不僅高于預期的1.8%,更創下去年8月以來新高。
同時,中國也深受工業通縮困擾。中國8月PPI不僅連續42個月下降,甚至加速惡化,同比跌幅高達5.9%,爲2009年9月以來的最大降幅。
民生宏觀表示,“考慮到財政政策穩增長,基建投資擴張,PPI同比跌幅或將縮小,但轉正仍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