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暴跌使6月26日成爲一個令萬千股民心痛的日子,而就在外界對于股市信心低落之時,6月27日晚,央行再出“大招”——從6月28日起,存貸款利率對稱降息0.25個百分點,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降至2%,比曆史最低值的1.98%僅高0.02個百分點。
距離上次降息僅隔一個半月則又掀起新一輪降息潮,對此現象,多方分析認定央行是在爲“救市”獻力。
央行降息,意在股市。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一“大手笔”将为房地产市场带来利好。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表示:“央行降息虽然不是直接的房地产政 策,但降息带来的影响是刺激鼓励消费、降低贷款成本,让经济大环境复苏升温,进而增加购房者需求,因此这是一个对房地产间接有利的政策。”
降息利好樓市幾何?
毋庸置疑,不断的降息确实为房地产市场发展带来了动力,记者通过梳理资料发现,自去年11月份开始本轮降息周期以来,央行4次降息,五年以上商业贷款的 利率也从6.55%降到了5.4%,以100万元贷款20年计,还款总额足足少了15.9万元,这对于购房者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中投 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认为降息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拉动作用在逐步显现,他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从今年的地产市场变化来看, 今年内的第一轮降息并没有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明显拉动作用,全国大部分城市楼市仍然低迷;第二轮降息给楼市带来的利好相对第一轮降息更为明显,全国一、二线 城市回暖甚至火爆,但是绝大多数的三、四线城市并未出现回暖;第三轮降息将进一步推动了一、二线楼市的火爆,短期内三、四线城市也可能会渐渐回暖,房地产 市场整体回升。”
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此轮降息将带来双方面的“优惠”:“目前来看,降息 在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企稳的情况下都出现了推动的情况。对于当前房地产行业来说,货币价格高和资金压力大是两个最重要的矛盾。上次降息已经迎来一轮购房 潮,再次降息,不但会促进购房者购房,也会降低企疑本,对房地产股来说是重大利好。”
記者也從平安證券的研報中了解到,此時央行選擇繼續降准降息將會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隨著銷售持續回暖且開發商投資謹慎,開發商資産負債情況正快速改善。此次貨幣政策再次強調寬松方向,將有利于降低地産商的融資成本。
而從一些大型房企所公布的銷售情況來看,大型房企今年上半年的銷售呈現樂觀的態勢。萬科A今年1月-5月累計銷售面積同比增長9%,銷售金額同比增長4%。同時,保利地産今年1月-5月,也實現簽約面積同比增長2.76%,簽約金額同比增長3.64%的喜人成績。
但同時張大偉也指出,降息對于房地産市場所帶來的影響更多的是一種“錦上添花”,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樓市利好政策就接連出台,尤其是信貸“組合拳”、樓市“3·30”新政以及各地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和放寬使用限制等政策,均對樓市的回暖起到了實際的推動。
樓市分化依舊持續
樓市是否複蘇的最顯著標志體現在房價能否隨之上漲,就目前情況來看,已經持續低迷的房價近期稍稍顯露出了上漲的態勢。
記者從來自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中了解到,繼5月份百城房價的由跌轉漲以來,截至6月末,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環比上漲0.56%,漲幅較上月擴大0.11個百分點,6月份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有了明顯增加。
郭凡礼认为此轮降息后,房价或迎继续上涨。“此次的降息将会降低房企融资成本和个人按揭贷款成本,一、二线城市楼市将进一步回暖,房屋供给量和销售量都 有望增加,三、四线城市的房产交易量也可能会增加,房地产市场整体发展回暖。由于上一轮降息已经造成许多城市楼市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此次降息将会进一步 刺激房地产市场上的购房需求,供需差距扩大,所以房价或会上涨。”郭凡礼说。
同時,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原所長牛鳳瑞對房價上漲也抱有樂觀態度,他指出:“只要原材料、土地、勞動力成本在上漲,建房成本不可能下來,房價恐怕還會上漲。”
但他也坦言房價的過度上漲以及短期內大幅度反彈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爲從國家的宏觀調控部門和地方以及供求雙方來看,各方都在逐漸趨于理性,不會再出現過度的盲目跟風現象。”
郭凡礼认为降息可能会带动房价的上涨,但是这种外在政策刺激房价上涨并不具备持续性。“央行连续几次的降息和鼓励性政策推动了房价上涨,同时 5、6月股市暴涨暴跌让许多风险偏好相对较小的投资者由股市转为楼市,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房价上扬。后期一、二线楼市可能会回暖,但是三、四线城市则有可能因需求不足仍然难以摆脱低迷局面。”
盡管房地産市場受到利好政策推動,但依然無法全面樂觀,後市的分化特征將越發明顯。
張大偉也指出,降息的主要是作用將會在庫存比較緊張的區域,以及購買力比較旺盛的區域,然而對于三四線這種人口增長比較緩慢的城市來說,這類城市受到降息的影響將不會太明顯。因此他預測現在的市場更多的應該是分化、部分城市的上漲,現在在成交量和房價來說還是不樂觀的,只有作用在供需結構的情況下才有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