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姑且不論一夜暴富的神話是真是假,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股市牛勁未減,依舊吸引著各方熱錢來捧場,甚至有人開始賣房炒股、借高利貸炒股,也有人漸漸打起了銀行的主意,利用個人信用貸款來炒股。
在融資融券門檻提高,傘形信托被禁止外,銀行個人信用貸款是否會成爲借錢入市的渠道之一呢?答案是否定的。
記者調查了解到,近期各家銀行明顯收緊了個人信用貸款,提高貸款申請門檻,利率普遍上浮,最高年利率近22%。部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爲了減少壞賬率上升,他們尤其對“貸款炒股”的行爲嚴加限制和監管。
個人信用貸款條件嚴苛利率上浮超過30%
記者走訪發現,包括五大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城商行,眼下各家個人信用貸款明顯趨緊,貸款資質審核愈加嚴格。個人信用貸款利率上浮明顯且差距較大,年利率在8%-20%不等,基准利率上浮超過30%,之前上浮10%-20%的情況幾乎難見。
以中行、農行爲例,目前個人信貸采取基准利率上浮30%-50%,年利率7%-8%。鳳起路上一家中行營業網點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年薪15萬-20萬的人可以申請20萬元的消費貸款,數額相比之前有所降低,年利率在8%左右。
而在股份制商業銀行貸款面臨的條件更多,年利率在10%甚至更高。以平安銀行爲例,普通上班族申請個人信用貸款申請門檻高,利率同樣不低,平安個人信用貸款平均年利率在10%左右,産品不同、利率不同,最高的可達22%。
此外,招行年利率也基本上在12%左右,而對申請人的限制主要在房産,雖然不需要抵押,該行的工作人員表示,必須提供自有住房的相關證明,才能獲得貸款。“此前對于個人信用貸款主要提供工資流水記錄即可,但是現在銀行流水只能說明你有償還能力,卻不能成爲貸款的憑證。”
貸款炒股不可取,反而增添信用汙點
隨著股市火爆,不少人開始打起了“貸款炒股”的主意。記者調查了解到,杭城各家銀行都明確禁止向該類人士提供服務。
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銀行對貸款資金的用途是有要求的,申請人不得將貸款資金用于銀監會明令禁止的生産、經營、投資領域,借款人需要提供資金用途證明或者用途聲明。
“我們會跟蹤貸款流向,但也不能確保萬無一失。”慶春路上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網點的工作人員坦言,個人信用貸款的監管雖有一套體系,但不排除部分人做假的消費流水來應對銀行的監控。
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現在的無抵押貸款年利率加月費等,大部分銀行折合年化利率都超過15%,雖然股票市場看似火爆,但貸款炒股的最終收益率未必比這一利率高。
業內人士提醒,切勿盲目跟風貸款炒股,雖然現在是牛市,收益與風險依舊並存。貸款是有固定期限的,如果歸還貸款的時候,正值股市低谷,那麽投資者也只有低點抛售,這樣一來既沒有得到額外收益還容易造成貸款逾期,反而增添了個人信用記錄的汙點。
記者微評
想跟銀行借錢炒股,沒門
曾幾何時,“幸福時貸”、“現貸派”等一些花裏胡哨的銀行貸款産品湧向市場,這些無需任何抵押物的個人信用貸款風光了好一陣子。然而這些産品大多是外資銀行爲了搶占中國市場份額而推出的,“國字輩”的銀行純粹是打個醬油,甚至只針對大型企業高管和公務員等極少部分群體,放貸範圍非常有限。
如今,各家國有銀行在産品創新的浪潮中也像模像樣的搞起了個人信用貸款,只是在壞賬率顯著上升的背景下,信貸趨緊成爲不爭的事實。
今年以來,多家銀行公布的一季度報告顯示,信貸資産質量風險持續顯現。雖然個人信用貸款占整體貸款比重不大,但是個人信用貸款違約率並不低。一旦出現違約,因爲沒有抵押物,銀行只能選擇催收或者外催,甚至起訴到法院,耗費成本較高,實在收不到,作爲壞賬處理的情況更是常見。
尤其是貸款用途有了“歪路子”之後,銀行更是如坐針氈,一怕自己的錢打了水漂,二怕監管層來興師問罪。所以說,誰也不傻,想跟銀行借錢來炒股,沒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