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2014年房價或穩中有降
4月1日,中指院发布2014年3月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3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 方 米11002元 ,环 比2月 上 涨0 .38%,是2012年6月以来连续第22个月环比上涨,涨幅较2月缩小0.16个百分点,涨幅再度趋缓。同比来看,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均价同比上涨10.04%,涨幅较2月缩小0.75个百分点,为连续第3个月缩小。
“從整體數據看,已經基本可以明確,市場在2013年四季度已經觸頂,價格漲幅會持續回落。”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價漲幅趨緩的同時,成交量也大幅下滑。CRIC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一線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2013年下跌43%,二線城市同比下跌22%,其中,北上廣深分別同比下跌51%、36%、43%、38%;二線城市中,大連跌幅最大,同比下跌44%,武漢跌幅最小,同比下跌6%。
C R IC研究中心指出,2014年一季度,对习惯了“阳春三月”的房地产行业而言,此番开局显得相对艰难。“全国房地产市场成交规模明显低于2013年同期水平,一二线城市成交平淡,三线城市分化加剧,部分城市个别项目率先降价促销。此外,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热度亦有所降温,新开工规模出现较大滑坡,土地市场热度明显回落,而房企业绩目标普遍保守则预示对年内判断趋于谨慎,行业整体面临变局。”
而對于今年一二線城市市場成交走淡的主要原因,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趙路興認爲,銀行“錢緊”是影響購房的重要方面,購房者與市場的博弈也在逐步升級。但他同時指出,1季度成交量同比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13年的畸形增長,因此,不需要對房地産市場報有過低的悲觀情緒。目前來看,2014年房地産市場將進入深度調整期,但量價將保持相對平穩。
银行持续“钱紧”的确影响了消费者的购房积极性。今年年初的房地产贷款一改过去年初宽松之势,延续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钱紧”状况。截至2月底,对全国22个城市的69家银行分支机构调研显示,相比去年年末,仅2家银行还有优惠利率,近4成银行的首套房貸利率上升幅度达5%至15%不等,个别上浮20%。半数银行的首套利率基本维持基准利率水平。二套房方面,22个城市中有6个城市调整了一直以来相对稳定的二套房贷款利率,广州、惠州较基准利率上浮20%。
CR IC研究中心却表示,预计楼市分化仍将是今年的主旋律“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供不应求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成交量将与去年基本持平,房价整体下降可能性不大;而二线城市将显著分化,部分二线如南京、成都、武汉等市场供求比较均衡的城市,项目去化将维持既有节奏,降价可能性不大;而供大于求、市场失衡压力较大的二线城市如杭州、宁波、长春等降价风波不断,市场观望情绪累积,成交量也将回落,房价预计也将下滑,但幅度不会很大。”CR IC研究中心认为。
盛世神州基金董事長張民耕認爲,在長效機制作用下,住房供應將增加,這時,由房地産市場結構性、地域性短缺導致的價格上漲轉向價格趨穩,甚至穩中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