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2015年第44期
文/本刊记者 汪 标
折騰的2015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2015年的理財市場,我想用“折騰”一詞最合適不過了。
3月,牛市的主升浪開始。很多此前從不炒股的人也借助手機開戶、網上開戶等便利方式,加入了股民的隊伍。
此時,大量的資金從銀行流出,流入了蒸蒸日上的股市。存款大搬家令銀行頭疼不已,即使將理財産品的收益率提高到6%,也很難吸引資金回流。
6月,在監管層的幹預下,由場外配資爆倉引起的股災出現了,市場上哀鴻遍野,千股連續跌停,被強行平倉的投資者不計其數,迫使國家動用上萬億元資金進行救市。
股災過後,大量的資金重新回流銀行系統,加上央行連續降息,使得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也快速回落。不要說6%收益率,即便是5%收益率的産品也屬鳳毛麟角了。
比普通投資者更折騰的是監管層。先是爲了推行新股發行,在牛市初期對場外配資等違規現象監而不管,等風險大到接近失控的地步時,又貿然刺破泡沫,導致股災發生。
股災後又在准備不足的情況下,倉促救市,讓救市資金損失慘重。更讓人驚訝不已的是,一部分參與救市的監管層、券商和私募大佬,居然靠內幕交易牟利,賺股民和救市資金的錢。最終把自己折騰到公安局裏去了。
資金回流銀行後,老百姓(603883,股吧)依然要折騰。一家銀行的理財産品收益率高了,就把錢從另一家搬過來。就算不會用手機銀行、網絡銀行也不要緊,到銀行櫃台刷POS機,也能把錢搬來搬去。
還有一些投資者,實在忍受不了股市的高風險,又不甘心享受銀行的低利率,他們把目光重新對准了樓市,特別是一線城市的樓市,在人口導入、房貸利率降低、首付比例降低等政策的刺激下,房價重拾升勢。
8月人民幣彙率出現了一波較爲明顯的下跌,于是不少投資者又急著把人民幣換成美元,一度還造成了銀行裏美元現鈔短缺的情況。
即便不投資,老百姓也要折騰。今年,有超過1億人次的中國人出國旅遊,旅遊中很重要的一個活動是購物,購買的很多産品也是在中國制造,出口到國外的産品,最典型的就是去日本買馬桶蓋。
2016年理財策略——少折騰
經過了折騰的2015年,2016年我們應該采取什麽樣的理財策略呢?從宏觀經濟的背景看,2016年與2015年基本相仿,經濟增速繼續放緩,通脹的壓力不大,所以我們應該從2015年不成功的理財方式中吸取經驗,那就是少折騰。少折騰的意思是盡量減少交易的次數,盡量爭取看得見的收益,盡量降低高風險産品的投資比重。
和2015年相比,2016年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降息的空間小了,意味著以銀行理財産品爲代表的固定收益類産品的回報率會保持相對穩定,此類産品可以成爲多數投資者的基本配置,雖然收益率不高,但很穩定,風險也不大。由于此類産品大多有一定的持有期限,只要將資金鎖定,就可以降低我們的交易頻率
而如果仍打算進入股市,你可要當心了。根據曆史的數據,上證指數只有在早期(1992~1994年)出現過連續3年上漲的情況,此後再也沒出現過。
目前上證指數仍高于2014年的收盤指數3234點,如果年底時不跌破3234點,上證指數就將連續2年上漲,2016年收盤繼續上漲的概率就會明顯下降。在股票的選擇上,受上市公司整體利潤下滑的影響,大股票恐怕很難有大機會,相對而言一些成長性較佳的小股票或許會提供較多的賺錢機會。
新股發行制度的改變同樣會爲市場帶來新的機會,一方面可以積極利用存量的市值積極申購新股,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新股中尋找未來的牛股。
受房貸利率下調的影響,總的購房成本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降。對于剛需購房者來說,2016年依然是一個比較好的購房時機,特別是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的學區房,會成爲漲價的熱點區域。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大戶型的房産會更受市場青睐。
人民幣越來越國際化,彙率的變化會更加頻繁,這也是每個人都需要適應的。如果沒有外彙方面的需求,資金規模又不是很大,我們大可忽略彙率的變化,畢竟人民幣理財的收益率目前還是高于外彙理財,國內人民幣的投資渠道還是遠多于外彙。再說了,多數人連A股都做不好,又怎麽可能做好海外的股票呢?對于有出國或海外購物需求的人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適時換彙,鎖定資金成本。
我們積極理財的目的就是爲了能有更多的錢花,因此合理消費、聰明消費也是2016年必不可少的理財手段。彙率有升有降,我們可以根據彙率的變化,選擇旅遊目的地,讓同樣的錢可以享受到更高品質的生活。
信用卡的優惠精彩紛呈,第三方支付的推廣活動也是力度空前,利用好這些優惠活動,可以降低我們的生活成本。電商大戰愈演愈烈,在爲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培養了一大批“剁手”,如果不加節制地進行網購,大量購買無用商品,並不會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甚至可能影響到資金的積累,在生活中應盡量避免。
由于經濟轉型仍未完成,2016年不一定是投資的好時機,但只要放平心態、降低預期,我們同樣可以收獲一個精彩的2016年。
(责任编辑:李治华 HN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