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8日晚間宣布3月1日起對稱方式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准利率0.25個百分點。這是繼去年11月非對稱降息後,2015年首次降息。專家表示,央行選擇此時降息有穩增長的考慮。央行未來還會靈活,還有些政策要儲備好,不能一降了之。
央行年内首次降息 利率调整非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变化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准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5%,同時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調整爲1.3倍;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准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對此,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受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以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降的影響,近幾個月以來,消費物價漲幅有所回落,工業品價格降幅擴大,對實際利率水平形成推升作用。當前物價漲幅處于曆史低位,爲適當使用利率工具提供了空間。此次利率調整的重點就是要繼續發揮好基准利率的引導作用,進一步鞏固社會融資成本下行的成果,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該負責人強調,此次利率調整的重點仍是保持實際利率水平適應經濟增長、物價、就業等基本面變動趨勢,並不代表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發生變化。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接受中新網金融頻道采訪時也表示,從今年開年一月份的數據來看,有一些壓力,包括投資、消費、PMI、進出口等指標都存在一定的壓力。
中國1月CPI同比增長0.8%,5年來首次跌破1%。1月外貿進出口同比雙降,出口1.23萬億元,下降3.2%;進口0.86萬億元,下降19.7%。
趙錫軍認爲,央行選擇此時降息有穩增長的考慮。另外,他還表示,前期除了美國,各國央行都采取了降息等寬松政策,如果中國央行不放松,就要對其他國家貨幣升值。
就在26日,央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14天期38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春節後央行繼續進行逆回購操作顯示了對市場的維穩態度,同時也意味著滴灌仍將是央行補充市場流動性的重要通道。”有業內人士如是說。
对整体利率有遏制作用 带动企业融资成本继续下行
央行有關負責人還指出,此次采取對稱方式下調存貸款基准利率。由于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仍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再次下調貸款基准利率可望直接對金融機構貸款實際利率産生一定下拉作用。同時存款基准利率的進一步下調,也有利于降低金融機構籌資成本,帶動各類市場利率和企業融資成本繼續下行,對于進一步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具有積極作用。
早在今年2月5日,央行就下調了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以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
“一直以來,市場上企業融資貴的問題,此次降息,對整個利率有遏制作用,可以解決融資成本貴的問題,最後還是要看實效。春節馬上過去,節後企業的生産經營狀況要恢複正常,就産生對資金的需求就會上升,對銀行來講也要有些准備。”
對于央行年內是否會有進一步的調整措施,趙錫軍表示,從目前物價、結構調整和就業等情況看,央行未來還會靈活,還有些政策要儲備好,不是一錘子買賣,不能一降了之。